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同仁市锚定民生实事 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来源:市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28    
近年来,同仁市始终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围绕教育、卫生、社保等重点领域,倾斜财政支出、加大资金投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书写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实施教育为民工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出台《同仁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教育领域“八大工程”,落实教育教研专职编制,解决中小学后勤岗位441个、学前保教人员222名,面向全省公开招聘编外教师50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教育资源重点向农牧区学校倾斜,新建、改扩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15所。实施教育全面改薄、校舍改造等建设项目45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6所。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规范评价管理对象及程序,按照专任教师、生活教师及学校三个层级分别设置评价管理指标,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评价机制。探索实施由市政府引进人才、实施聘任制管理的荣誉督学机制,每年安排荣誉督学专项经费,加强督学工作力量,依法依规开展常态化、专业化、项目化督学工作。推进全市“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落地落实,确保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实施15年教育资助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市民族中学今年参加高考学生370名,其中本科上线220名,上线率59.5%。
实施医疗便民工程,保障优质医疗服务。整合市中医院、原市人民医院、隆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和东西部协作及政府支持资金3000万元,成立同仁市人民医院,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向居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一站式”结算窗口均达到全覆盖。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组织天津中医专家及州、市中藏医医师集中开展免费义诊及宣传服务,隆务镇卫生院开设中医皮肤科,发挥中医科特色专科优势,兰采乡、双朋西乡、瓜什则乡卫生院实施特色诊疗项目,每个乡镇中藏医馆至少能提供针刺、艾灸、推拿、药浴、足浴、青鹏涂剂等6类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隆务镇、年都乎乡卫生院分别打造出全省及涉藏地区首个高标准数字化疫苗接种中心和医防融合高血压智慧门诊(高血压特色门诊)。重点实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农牧区妇女“两癌”筛查、待孕夫妇孕前检查,市妇计中心建立同仁市首个二价宫颈癌疫苗接种点。升级改造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实施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及设备购置建设改造项目,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发展利民工程,打造美丽宜居环境。全力推进乡村建设,整合各类资金,将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以及各类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打造8个乡村建设示范点和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全面补齐农牧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厕所革命等短板弱项。系统推进“微改造”,老旧小区换新颜,投资927万元对老旧小区屋顶、外立面、公共设施、楼本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稳步推进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000户群众居住功能进一步完善。严厉整治保障性住房转借、转租、空置等行为,查处转租转借、长期空置、拖欠房租等48户。发放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41.16万元,保障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启动市体育场停车场建设项目,新改扩建公厕27座,投放移动厕所20座,主城区4座过街天桥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年内陆续投入使用。
实施体系慧民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实“路长制”工作职责,完成农村公路绿化544.9公里,群众出行更畅通更便利更舒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保障供水管网输水畅通、水质稳定,实施8个村老旧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建立兰采乡、扎毛乡和曲库乎乡3个水厂,提高水质,确保群众用水更安全、更洁净。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为全市2082名特困人员、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拨付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8.26万元。落实老年人福利政策,发放7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474.7万元。开展“最后一米的陪伴”服务,开设“暖心食堂”就餐服务和“守护儿童”社工服务点,发放补助服务费11.8万元,为全市留守老人和儿童提供暖心服务。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1起,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实施和谐安民工程,筑牢社会稳定根基。推行“131”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完善80个村社“一约四会”,组织开展“全市优秀村规民约评比活动”,全方位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一体化建设,建成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92个,“雪亮工程”监控点位1036路,全市划分网格467个,实现城区和重点寺院视屏监控全覆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1个乡镇实践所、80个村(社区)实践站全部挂牌运行,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矩阵,让群众感受文明实践就在身边。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源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办结信访案件44件。筑牢疫情汛情双防线,聚焦近期防汛救灾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排查风险隐患、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实现“零失踪”“零伤亡”。针对多轮疫情发生,8月份在主城区实行疫情防控静态管理,期间开展10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核酸样本73.28万人份。持续完善“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密防线,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施文化润民工程,实现群众娱有所乐。积极探索“文艺演出+理论宣传”的演出模式,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46余次,文艺服务工作基本覆盖市域各辖区。开展“喜迎新春·乐猜灯谜”“七彩假期·以爱护航”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35场次,成功举办“同仁市庆祝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成功闭幕 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文艺汇演”“喜迎二十大 唱响金谷地”音乐周活动等市级大型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扎实推进“书香同仁”建设,开展“书香军营”“乡村振兴·书香有约”等活动,为全市7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及寺庙书屋配备红色书籍、地方文献等6372册,为基层读者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年内建立非遗传习中心8所,非遗宣传展示点8个。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积极探索“非遗+网销”模式,组织市域8家文化企业20余种产品在线上进行直播销售,单日累计成交金额达21286元,非遗宣传和直播带货取得“双效益”。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实施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对全市体育培训工作进行远程教育指导,群众体育工作逐步趋于专业化、规范化。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