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奋力谱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黄南州配合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发布时间:2019-08-13    

构筑绿色发展新体系  绘制生态壮美新画卷

黄南州奋力谱写新时代绿色发展新篇章

黄南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保护优先之路,积极构筑绿色发展新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新风尚,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群众生活品质和生态文明程度得到不断提升。

一、搭建绿色平台,倡导绿色生活。一是积极培育全民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意识融入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镇建设等各个方面,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蔚然成风。加大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时节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绿色环保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绿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州级图书馆和群艺馆建设项目动工建设,州级“三馆两院”项目全部按时列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申报了黄南州体育产业基地、尖扎县坎布拉镇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等5个建设项目,着力推动体育产业与绿色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围绕欢庆十九大、感恩奋进、脱贫攻坚等主题,广泛开展篮球、射箭、藏棋等绿色文化活动。广泛推进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州2所学校、2个社区被列为省级示范创建单位。

二、探索绿色能源,优化绿色环境。一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算好生态账、绿色账,促一产、三产低耗能行业发展,限速工业,抬高重工业、高耗能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格限入淘汰落后产能入驻,对符合环保要求,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项目,开辟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绿色通道”。扎实推进清洁低碳行业健康绿色发展,在同仁、泽库两县建立再生利用回收企业,年回收各类再生资源1750吨,实现了构建清洁能源体系零突破。二是着力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光伏发电、水光互补、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太阳能畜棚菜棚等新能源产业。全州建成水电站29座,总装机容量2089.4MW,年均发电量为73亿度;建成5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发电量1.5亿度;编制《黄南州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装机容量20万千瓦,已完成州级评审和省级评审。三是加快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薪、以电代油”为主的电能替代工程,大力推广电采暖、电加热、电热水、电砖厂、家庭电气化等新型技术。目前全州完成电能替代项目57个,新增用电负荷共计1.12万千瓦,增售电量共计223.12万千瓦时。

三、推进绿色工程,筑牢绿色屏障。一是加强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深入实施黑土滩治理、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灭治鼠害等项目,有力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全州共治理黑土滩95.9万亩,治理草原鼠虫害5871.84万亩,防治毒害草26万亩。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健全重点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解决好河道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加快“四河四库两渠”综合治理,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制“四梁八柱”。二是坚持“全面增绿、突出重点”原则,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合理分布绿地,科学配置植物种类,统筹推进三江源二期工程、天保公益林高标准造林、新农村绿化、封山育林等造林工程,以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资、多形式建设创新造林营林机制,加大黄河流域荒山植树造林力度,注重苗木后期管护,强化“三防”体系建设,建成以防护和生态治理为主要功能的生态绿带体系,形成绿色生态屏障。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14.03万亩,创历史之最。三是依据城乡自然风貌和现有实物建筑风格,全力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寺院、城镇公共绿地建设及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强化城乡统筹推进、区域整体联动,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着力彰显山水园林城镇风貌。近年来,实施高原美丽乡村41个,农牧民危旧房改造8100户,棚户区改造3300户,传统村落保护项目14个,同仁县立仓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扎毛村被评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镇。结合每月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日,充实环卫力量、完善环卫设施、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对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逐个击破,进一步优化城乡生态人居环境。目前,全州农牧区均已配备健全垃圾处理设施,261个村庄均已建立保洁员队伍,保洁员达5610人。

四、发挥绿色优势,打造绿色品牌。一是以“西域胜境、神韵黄南”旅游形象定位,加快打造黄南“两核三廊四片”(热贡名城、坎布拉生态旅游区两大旅游精品景区;黄河旅游、隆务河旅游、S203旅游三条廊道;尖扎黄河风情旅游、同仁热贡艺术旅游、泽库高天圣境旅游、河南最美草原旅游四大片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开发建设景区景点,培育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农旅、商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建设州县文化旅游园区,发挥产业辐射功能,带动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大发展,形成三产内部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全州已建成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8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在黄河、隆务河谷地着力打造特色生态种植业开发基地,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财富。全州建立苗木专业合作社63个,经营面积5382亩,年产苗木100万余株,产值1200万元。三是在泽库、河南两县着力打造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养殖、绿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为抓手,加快股份制合作社建设,全面推广“拉格日”模式,做大做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深入实施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和“高原之家”科技生态园建设,促进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在同仁、尖扎两县着力打造全省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扶持发展冷水养殖和畜禽养殖业,积极发展农区设施畜牧业,以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加大肉牛肉羊自繁自育力度,适度发展特种养殖,提升沿黄库区冷水健康生态养殖业。全州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场153家,完成7个智慧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工作,建成牦牛、藏羊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76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25个,累计推广牦牛藏羊4.5万头只,繁育“雪多牦牛”良种4000余头,打响了黄南州畜种区域品牌的靓丽名片。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