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全面“清零”

来源: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4-27    

近日,省政府发布公告,经专项评估检查,黄南州同仁、尖扎、泽库等3个深度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中,黄南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四级书记抓脱贫”抓铁有痕,“‘1+8+10’政策体系”踏石留印,产业扶贫等重大专项握指成拳。4年间,严格标准,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累计减贫5.01万人,105个贫困村退出,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坚持政治责任引领攻坚,种好脱贫攻坚“责任田”。构建最坚强的工作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坚持四级书记一起抓,构建起州负总责、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全党全民全社会总动员的四级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构建最坚强的政策体系。制定《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和“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做到项目到村到社、政策到户到人、资金到位有效。构建最坚强的责任体系。坚持“四到县”制度,层层签订军令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制定实施“一包二建三联四抓”工作机制、党员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联评联考责任机制。

抓住精准扶贫这条主线,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打好“保障牌”。通过优化支出、整合资源、拓展融资等措施,建立“六位一体”投入保障机制,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2.43亿元,行业扶贫资金近25亿元,金融信贷资金15.14亿元,州县两级地方配套资金5.47亿元,优先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打好“机制牌”。建立扶贫、财政、纪委等部门联系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脱贫攻坚“点穴式”监督检查,提升攻坚的质量,以减轻基层负担为抓手,选树脱贫攻坚“示范村”,夯实脱贫退出工作基础,制定实施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5条措施等办法。打好“援建牌”。持续加强扶贫协作力度,始终坚持援建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累计用于脱贫攻坚援青帮扶资金共4.6亿元。

紧盯产业扶贫主攻方向,唱好脱贫攻坚“重头戏”。加大转移就业力度。采取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全面拓展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累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万名,发放“青春创业”贷款1360万元,落实生态公益性岗位8724个,自主开发公益性岗位360个;全面落实草补、林补和草原生态奖励补助等惠民政策。加大集体经济培育力度。105个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并网发电,每村年集体收入可达30至35万元;扶持全州156个非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州村集体经济破零率达93%。加大优势产业发展力度。借生态有机畜牧业、特色种植业、文化旅游业优势育产业、促增收,建成唐卡、泥塑、雕塑、堆绣等4个省级文化扶贫产业创作基地,扶持建设78家扶贫车间发展民族手工业;扶持14个村发展热贡文化、草原风光、黄河廊道等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让4.7万群众吃上“文化旅游饭”。建成泽库县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拉格日模式”生态有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70家,开设省内外农畜产品直销店127家,全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模达到133家,牧民入社率、草场和牲畜整合率分别达到89.1%、88.8%和91%。中藏药材、黄果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具有黄南特色的扶贫产业正在逐步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

坚持行业扶贫全面发力,建好脱贫攻坚“大格局”。坚决抓好易地搬迁重大工程。全面完成“十三五”7374户、28685名农牧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9354户“四类人员”危旧房改造工程。同步配套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计划,有效破解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难题。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稳步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高中建设项目,15年免费教育政策惠及所有贫困家庭,2229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08%;坚决织好健康扶贫保障网。实行“六减四优先十覆盖”政策举措,积极推进贫困人口住院“先住院后结算”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95.23%。免费开展弱势人群健康体检、“四类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妇女两癌筛查实现全覆盖,对2468名贫困群众进行磁共振免费体检和治疗干预,累计减免资金118.5万元,贫困人口罹患30种大病救治比例达100%,慢病签约率达100%。坚决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全面推进贫困地区村级道路通畅、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电信服务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实现行政村道路通畅、通客车和网络宽带全覆盖,建成106个高原美丽乡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