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基层“减负”需要“实招”

来源:同仁县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1-03    

基层工作相对艰苦,工作环境和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服务对象多、范围广。基层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坚持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本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做了巨大贡献。但在基层工作实际中存在“事多人少”等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工作内容过于繁杂。“白加黑”、“5+2”成为了基层干部工作常态,加之同仁县维稳压力大、脱贫攻坚任务重等实际,作为基层干部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基层干部不仅要干好常规工作,对上还要积极配合各种检查、观摩、考核等工作,对下还要处理好本级、下级(村、社区)以及群众的各类工作,工作较为棘手、压力较大。

二是工作分工不匹配。有些单位长期处于“事多人少”的状态,且基层单位部门编制较少,科室分工不细,多数干部身兼数职,一人分担多重工作,加之干部流动性大,干部抽(借)调频现,导致干部与工作量配置不均衡,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难以落实好AB岗制度,导致乡镇和一些单位产生“任务来时急如火、正常休假先缓缓”的想法,严重影响基层工作推进和干部身心健康。

三是制度落实上打折扣。虽然注重对干部的关心关爱,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存在物质激励手段单一、精神激励流于形式等现象,基层干部在脱岗培训、休假探亲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工作积极性持续低迷。

四是检查频繁实效难评。个别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频繁下乡检查督导,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对乡镇一级工作开展无实质性指导意见,使各类检查成为“浏览无数、走马观花”,使基层单位陷入一拨又一拨的接待,“上面来人”而“苦不堪言”的局面,影响了正常工作的秩序。

五是行政文化建设滞后。大多数行政机关普遍没有开展机关效能和机关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缺乏规范化办公模式和良好的行政文化基础作为支撑的激励手段,单纯强调外激励手段,忽视内激励方式,导致基层干部对激励措施和手段认同感模糊、淡薄,工作缺乏动力,思路无法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政府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期盼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层工作的好坏关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地实效,因此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工作刻不容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增强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加强日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抓牢日常职能的落地、落实,特别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身体力行,深入一线,真抓实管,把领导、指导、督导等工作做细做扎实。在常规工作中扫除滋生积弊的土壤,让干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激发基层工作活力,真正让压力传导落到实处。同时,明确部门职责划分、确定牵头单位,防止无效沟通与低效重复劳动和无差别加班。

二是合理安排配置人力资源。组织和人事部门要在人员配置和选拔任用上向基层倾斜,并规范干部借(抽)调纪律和程序,系统清理违规借(抽)调情况,防治“过度抽调”;各部门“一把手”要统筹把工作力量向重点工作集中,防止干部与工作量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并要明确工作责任和互补岗位,积极组织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和学习培训,避免“忙者愈忙,闲者愈闲”。

三是健全干事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指导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干部选拔、民主集中制度体系,提升班子运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带领部门干部职工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在“厚爱”上出实招,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出台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让干部有畏有为。对长期奔劳在一线的干部职工,组织部门与所在单位应给予更多关心关怀,认真执行干部体检和休假制度等,并将干部休假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保障干部待遇。

四是强化政策和制度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严格把关检查督导项目是否合理、成效是否明显,将交叉重叠的予以合并,统筹减少重复的检查项目,不断改进完善平时考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工作实绩和客观评价,控制形式主义的“滋生”趋势,营造出“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良好氛围。

五是积极探索建设行政文化体系建设。要根据部门特点、工作类别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和机关文化建设,构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注入无产阶级政治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高效意识、廉洁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掘才能潜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好发挥和组织架构的最佳配置。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