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同仁市突出三项功能 实现“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

来源:中共同仁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2-03-30    

“第一议题制度”锤炼政治品格、“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一核三治联动”激活末梢神经、“抓乡促村工程”夯实阵地基础、“村级换届”焕发队伍活力、“以评促建活动”优化支部功能……三年来,同仁市突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纵深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从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从局部发力向整体提升转变,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突出政治功能领航铸魂,思想共识更加凝聚广泛。三年来,同仁千淘万漉,大补精神之钙,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基层工作始终。深学细照笃行强定力。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议题”制度,做到领导示范引领学,党员干部每周定时自学、每月固定研学、每季带头领学,真正在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上实有收获;充分发挥“新时代基层宣讲队”“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载体作用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2019年以来,全市集中宣讲5000余场次,受众达42万余人次。涵养政治生态守初心。持续把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一表一册一规范”作为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从严党员“入口关”,切实把优秀分子纳入视野培养,不断补充新鲜血液。2019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31000余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600余场,发展党员523名。狠抓政治责任促考究。在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推行领办和包办机制,建立完善党组织书记不同层面、不同主体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市、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把抓党建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突出组织功能固本强基,执政基础更加夯实有力。三年来,同仁厚积薄发,着力组织体系建设,纵深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党建引领主体功能更加集约高效。高位抓阵地建设。在乡镇、村,稳步推进“六化”和“六个基本”建设,实行乡镇“软件”模块化,工作职能整合分解至“三办两中心一室”,实行一人多岗、AB互补,分工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在社区,深化“党建联盟”、“微心愿”等品牌内涵,积极打造热贡路社区“爱心厨房”“儿童之家”“红色驿站”,切实增强品牌吸引力和凝聚力。2019年以来,以社区支部为核心,与州市171个机关组织签订联盟协议,打造“多元化”“零距离”服务;在机关,推行支部组织抱团发展、支部活动打包联办等组团运转机制,支部建设提质促优、服务群众高效高能;在“两新”,对阵地进行合理升级,剔除“空壳”党支部21个,整顿薄弱党支部11个,打造党务工作示范点1个,“两新”党建整体水平再提升。关键抓三治联动。全面推进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两网合一”,从严落实村级党组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2019年以来,全市设立470个网格,244名网格长、网格员1149名,各乡镇连续修订完善2次以上村规民约,在虫草采挖点成立10个临时党支部,排查出8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重心由事后处置向超前防范转变,构筑起基层治理的人民长城。系统抓支部建设。在全市各领域党支部开展“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对全市213个党支部全面考评,形成“一支部一分值一清单”,对薄弱党支部加强督促整改,实现所有支部晋位升级。

突出服务功能协调各方,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深厚。三年来,同仁长风破浪,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真正发挥总揽全局作用。组织振兴积蓄发展动能。坚持严管厚爱激励跟进,严格执行扶贫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日常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意外伤害保险、提拔任用等后勤保障,2019年以来,提拔23名扶贫干部至科级岗位任职,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到了重用。2021年,向3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108名优秀干部到岗开展帮扶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组织保障。产业振兴激活内生动力。研究出台《关于推动同仁市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同仁市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分配暂行办法》(试行),从严从细制定薄弱村攻克措施。三年来,将26个行政村的中央扶持资金投入到生态畜牧业、农作物种植等项目中,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村级换届塑造质量队伍。扛稳换届工作主体责任,紧盯班子结构合理搭配和整体功能提升,选出432名组织满意、群众认可的村“两委”成员;探索村干部日常考核与报酬兑现相挂钩办法,督导各乡镇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基层治理、服务民生、精神文明、自身建设”等六个模块30余个子项,制定村干部考核细则,切实增强考评工作针对性和操作性。评先评优温暖千家万户。坚持表彰宣传与走访慰问相结合, 2019年以来评选优秀共产党员5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7名、先进基层党组织44个,慰问245名生活困难党员、412名老党员、38名老干部、2名烈士遗属和1名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取得了见贤思齐、温暖一人、带动整片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