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同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今日同仁     发布时间:2022-04-08    
同仁市坚持把抓好“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以高质量推进“抓乡促村”“一核三治”为抓手,突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体系引领和服务引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同仁做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引领,践行“两个维护”,凝聚最大“同心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党员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点线面”结合,不断凝聚全社会思想共识。点上抓节点重实效,利用“七一”建党等重要节点和党员轮训等重要平台,做好关键人群和重点政策教育。线上抓深入重长效,全面建立“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基层学习日要求,提升学习质量和宣传效果。面上抓覆盖重成效,精心打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党性教育基地”“红旗宣讲团”等特色品牌,统筹用好“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教学载体,扩大宣传影响和教育成效,使广大党员群众思想认识更加清醒、政治立场更加坚定。
突出组织引领,落实“抓乡促村”,锻造过硬“领头雁”。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注重软硬并举、系统集成,建强织密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软件上,建立县级领导支部工作联系点,从严落实全市217个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推行“一表一册一规范”,剔除“两新”“空壳”党支部21个,打造党务工作示范点1个;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公开选聘1名优秀村“两委”负责人进入乡镇事业编,不断提升党员先进性和组织战斗力。硬件上,高质量实施乡镇“八有”工程,投资1148万元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特别是按照服务区、生活区、活动区、治理区四大模块重组整合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实现“拎包入驻”和“随手办公”。集成上,注重硬件整合和软件融合,在乡镇,深化“三办两中心一室”运行体系,实现职能互补互促;在村社,全面落实“一肩挑”要求,积极推进党建网和综治网“两网合一”,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鼓励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在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中交叉任职,最大限度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突出体系引领,深化“一核三治”,构建治理“集成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实现资源下沉、关口前移。自治方面,按照“四议两公开”办法修订村规民约和寺规僧约,为村级自我调处纠纷、宗教引发矛盾、婚丧嫁娶等方面设定“边界”;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虫草采挖点和疫情防控期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健全人民联防队、设立党员先锋岗,集中开展巡逻值守、调处纠纷等工作,切实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法治方面,提高依法办事效能,持续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宗教治理、重点村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回头看”工作;利用民情分析会、基层工作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摸排调研,实现排查化解常态化。德治方面,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设立“光荣榜”,精心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优良家风培育行动,着力减轻信教群众宗教负担,弘扬新时代家风文化,形成了崇德向善、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
突出服务引领,推进“党建联盟”,打造党群“共治圈”。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打造“多元化”“零距离”服务,实现阵地、文化、服务资源共享,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区域协作联动服务,强化社区支部纽带作用,与州市171个机关签订联盟协议,全面推动社区“党建联盟+”承诺践诺服务,试点推进社区“两新·红色驿家”,实行跨区调度,零距离服务。资源共享超前服务,建立社区资源需求公开栏和“三张清单”,机关支部结合工作职能,提供党建资源、服务资源;社区党支部与党建联盟支部共同开设“地摊讲堂”,联合党课成效显著。机关单位主动服务,深化机关党员整建制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联点单位主动承包小区、联系居民开展服务,形成了支部共融、资源共享、服务共促、治理共抓的城市社区治理格局。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