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仁市紧扣“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总目标,团结好、引导好、服务好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跑出“民营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加速度。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思想统一“方向盘”。以“党建+民族团结进步”为抓手,在15个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扣好党员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市内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去年以来,共培训非公经济人士4次。调研和走访工商联会员企业,选拔推荐优秀民营企业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发展。按照“地域相邻、便于活动、共驻共建共享”原则,搭建“两新·红色驿家”,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相应社区参加主题党日、志愿者活动和认领微心愿,引导各民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立足“两个健康”,加强亲清政商“内动力”。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抓手,研究制定《同仁市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同仁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制度,开展“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主题检查开放日等活动,签订《检企共建协议》,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将“放管服”改革纳入全市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对民营企业的引进、扶持、发展、升级转型予以明确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建立“一站式”审批制度,构建方便快捷、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建立企业“放管服”微信群,将扶持项目的申报依据、政策、条件等及时公示、公开,接受企业监督,及时引导民营企业公平竞争、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探索出“政府+企业+农牧民”“企业+合作社”等“以企养民、以企兴村”新路径,推动“亲”“清”型政商关系常态化、长效化。聚焦“品牌打造”,培树民营企业“领头羊”。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不断强化工商服务力量,按照“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要求,实施“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建立“一企一策”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实行助企联络员定期进企签到打卡制度,用心用情用力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开展“税企沙龙话春风”活动,邀请辖区户代表企业以“圆桌沙龙”形式,面对面“把脉”、心贴心“开方”,帮助企业解决涉税急难愁盼问题。组建“热贡税韵税收志愿服务队”进企业、商场、工厂、项目等,为企送去税收政策服务“大礼包”和税企联系卡,助力消费市场回暖。“同仁青稞”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龙树画苑”被评为全省“用户满意企业”“青海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双创基地”,“热贡文化人才培育示范企业”,“隆务庄仁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同仁北家姓转转火锅”“同仁市新恒欣餐饮有限公司”被评为“大美青海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称号,同仁市工商联荣获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落实“社会责任”,打开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团结带领民营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力发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精神,踊跃参与全市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公益等活动,全市8家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8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万余人。申报省级“百企兴百村”行动实验项目2个,组织开展进企入村调研活动2场次,落实企业帮扶与社会帮扶相融合模式,企业通过开展短期培训“送技到村”,运用职业培训提升技能培训的层次,发放技能证书,补齐致富技能短板,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培训机构免费“送技到校”,同仁天泽琴行为市域各乡村学校进行每周一次免费乐器培训,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疫情防控期间,同仁本地企业向市内共计捐款400余万元,为夏河泽库疫情捐赠120万元,充分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风采。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