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月15日24时,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比例均明显下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巩固疫情防控积极效果,尤其要守好社区这一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基层工作人手紧、任务繁杂,怎么破解?小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如何管理?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社区第一线怎么守?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守住社区这道防线,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做好预检分诊,及时发现发热病人和疑似患者,做好隔离和转诊,同时开展好常见病、多发病等正常诊疗活动,做好慢性病管理;和社区工作者一起进行网格式管理和地毯式排查,上门通知居家隔离,每天保持联系、测体温,结束隔离后给予告知书解除隔离;24小时把好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国道、小区等重要关口……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诸宏明说,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近400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出动、齐上阵,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不仅是基层医务人员,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以严密细致的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线。
北京朝阳区建立了属地、街乡的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协同防控,共有9.5万余人参与其中;
杭州下城区,一面依托城市大脑平台进行大数据排查,一面依托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实现网格化落实,24小时分批次值守、巡防;
在上海,社区基层党组织上门摸排,“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升线上工作效率,为集中隔离人员送日用品,发放多种语言海报……
随着复工复产、返城返岗、返回居住小区的人越来越多,基层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重要性更为凸显。
“要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监测检测、消毒、健康教育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主任赵伟说。
人手紧、任务多怎么办?
社区一线防控更精准、更科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重要一环。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任务繁杂、人手不足、防护物资短缺等问题。
“我们收到一些反映,说基层人员负担很重,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填表、报表上,而且经常干到很晚,我们及时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纠正。”诸宏明说。
关键力量要用在刀刃上。诸宏明介绍,联防联控机制已明确,除了传染病防治法法定必须要填的表格外,其他和疫情防控工作无关的报表、总结可以暂停。
“基层医务人员的主要精力要放在一线,能不开的会尽量不开,有些文件能不发的就不发,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诸宏明说。
记者了解到,各地正积极探索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的形式,由上级医院调配人力资源充实到基层一线。湖南省湘潭市,长沙医联体医院专门派医生在卫生院坐诊,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在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多地正通过信息共享解决信息重复上报等问题。
针对一些社区医院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诸宏明说,已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资调配,并要求各地在调配物资时向一线和基层医务人员倾斜。
小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如何管理?
随着复工复产人数增多,一些居民小区采取限制外出工作人员回小区等做法。
“应根据疫情状况对无病例社区、出现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社区,以及发生持续传播社区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可以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体温检测点,严格人员出入登记,但不应限制外出工作人员回到小区。”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周宇辉说。
一些市民担心,如果所在小区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是否要对整个小区进行封闭管理?是否全小区居民都属于密切接触者?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密切接触者指跟病例发病之后有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比如,在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病例的人员,或者在电梯、活动室等同一场所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以及共同就餐、共同娱乐的人员。
“小区居民是不是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要根据是否与病例接触,接触的方式、时长、场所等综合判定,不应把全小区人员都作为密切接触者。”他说。
据了解,各地已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结合疫情形势,制定了适合本地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对出现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明确的、规模较小的聚集性疫情,需对病例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限制人员出入。”周宇辉说。
按照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首诊隔离点应当设在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周边,原则上可以步行前往。隔离观察对象所居住的房间应具有良好独立通风条件,有独立卫生间,同时首诊隔离点还应当具有独立的、可封闭管理的医疗废物暂存地。
“应根据隔离观察对象病情变化,决定是否继续观察,还是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或是解除隔离。”周宇辉说。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