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姜瑞云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胡友文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刘月良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刘月良 摄
大众日报记者 李广寅
“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年轻的湿地、珍禽的乐园”“鸟类的国际机场”……地处黄河尾闾的黄河三角洲,有着诸多响当当的城市名片,这片泥沙沉积带来的年轻土地,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黄河生态系统中作用突出、地位关键。近年来,山东加大保护力度,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如今,每年数百万只鸟儿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一派活力的生态景象。
自23岁踏入黄河三角洲这片广袤的新生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工会主席吕卷章,一直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大自然赠予的“宝贝”。正是源于这份热爱和责任,每次在接到科研任务后,吕卷章就背起望远镜和水壶,拿上几个馒头和几块咸菜疙瘩,和同事们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芦苇荡深处,不断探索着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为保护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保护生态,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黄河入海口远望楼一楼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生物物种群数量、分布位置、活动行为监测,同时还对当地生态系统格局、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链下游的底栖生物和鱼类等进行全面观测。“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充功能,引进人才,深化对水文、土壤、气象、空气等环境监测,构建起‘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说。
近年来,为规范和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创性地编制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规划(2014-2020年)》,详细规化了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范围、措施,开创了全国自然保护区详规编制先河。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他们参与高水平编制《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系统谋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研究与监测等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牵动众人心。6月28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家林草局提出设立黄河口国家公园的申请,标志着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式进入报批设立阶段。
作为我国第一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黄河口国家公园在创建过程中面临诸多考验。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既要覆盖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等旗舰物种的越冬地、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以及黄渤海区域水生生物的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又要兼顾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
为此,东营市相关部门配合上级开展本底资源调查,确定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整合周边的山东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山东东营河口浅海贝类海洋特别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关联地带,划定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的总面积35.23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3.71万公顷,海域面积21.52万公顷。
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7.25 万亩;实施了总投资 10.6亿元的16个湿地修复项目,连通水系 241千米,疏通潮沟 76 千米,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 4.7 万亩,治理互花米草3.8万亩,近三年生态补水 4.69 亿立方米,修复湿地 20.6 万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他们与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开展湿地修复模式、外来有害物种防治等科研攻关,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投资3900万元建成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构建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整合接入气象、水质、土壤、海洋等监测数据,加强动态实时监测,开展全方位分析研判,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此外,他们还重点开展了东方白鹳、黑嘴鸥、鹤类等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柽柳、野大豆等原生植物保育和以贝类为主的水生生物恢复等工作,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鸟类从自然保护区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有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量的1%,是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和潜在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最大的迁徙停歇地。
“我们将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实现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努力将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许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