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导 言
第一章 世界怎么了: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一、和平赤字不断加剧
(一)大国博弈和竞争加剧
(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动荡频发
(三)军备竞赛加剧全球和平赤字
二、发展赤字持续扩大
(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二)全球发展动能不足
(三)全球发展结构失衡
三、安全赤字日益凸显
(一)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
(三)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依然猖獗
四、治理赤字更加严峻
(一)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二)全球治理理念亟待更新
(三)新兴领域治理落后时代
第二章 我们怎么办: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物质富裕
(一)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二)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政治清明
(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三、精神富足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三)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社会安定
(一)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二)社会环境保持长期稳定
(三)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生态宜人
(一)发展方式更绿色
(二)生态环境更优美
(三)环境治理体系更完善
六、和平发展
(一)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
(二)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三)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四)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第三章 人类向何处去: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方案
一、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一)蕴含独特理论内涵
(二)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三)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二、为凝聚全球共识提供中国方案
(一)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共谋世界经济繁荣
(二)全球安全倡议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三)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引领文明交流互鉴
三、丰富人类文明新图景
(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二)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三)推动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着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二)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三)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 语
编写说明与致谢
导 言
“我们身处巨变时代,面临空前挑战……我们正慢慢走向难以想象的境地,走向一个有可能吞噬世界的火药桶……”
2024年9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向世界发出警告。与会各方领导人都对当前国际形势表达了深深忧虑。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和平、发展、安全、全球治理等诸多领域挑战加剧。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这是必须回答的、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答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实践。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广泛深刻的历史巨变。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让中华文明再次站到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最前沿。今天,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创造,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它以实践成果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迈入现代化开辟了成功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重大贡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它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百花园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就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与世界都需要的礼物。”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送出的“礼物”。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进步的伟大事业。
第一章 世界怎么了: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标志。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交流史。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来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在创造出繁荣兴盛的经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的文化的同时,全球范围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变乱交织,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和平赤字不断加剧
和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维持了多年总体和平,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在积聚。当今世界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大国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军备竞赛阴霾不散,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
(一)大国博弈和竞争加剧
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承担重要责任。2023年7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新和平纲领》政策简报时指出,后冷战时期已告结束,全球秩序正在转型,大国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全球南方和北方之间丧失互信,世界处在新的十字路口。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伴随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国际竞争摩擦势头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合作共识弱化迹象显现,未来数十年大国博弈和竞争可能呈持续加剧态势。一些国家秉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恃强凌弱,巧取豪夺,蓄意在政治、安全、经济、科技等领域挑起竞争,甚至集全政府、全社会,以及全球盟友体系的力量与他国进行“巅峰对决”。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和平挑战,一些国家非但不主动承担调停者的应有责任,反而自身隔岸观火、渔翁得利,让其他国家民众承担地缘对抗的代价和伤害。一些国家为达目的,动辄将各种规则权力、贸易关税、大宗商品等“武器化”。愈演愈烈的“泛武器化”思维,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挑战。同时,大国间战略博弈和竞争有逐步向深海、太空、极地、网络等新的疆域演变拓展势头,加剧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动荡频发
当前,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少国家民众特别是儿童饱受战火摧残,维护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乌克兰危机暴露和凸显了当今世界特别是亚欧板块和平的脆弱性,巴以冲突的再度爆发使中东地缘安全格局面临新一轮复杂重组与激烈震荡。根据2022年联合国发布的《关于全球和平与安全状况报告》,过去十年来,全球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饥荒和疾病蔓延流行,隔阂和对立仍在加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的研究发现,2021年,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冲突有近一半演化为国际化冲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奥斯陆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全球与武装冲突相关的死亡人数就达到近28年以来的新高,对相关各国人民和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有约四分之一人口居住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如果不能显著减少冲突、暴力和武器扩散,将对全人类和平发展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三)军备竞赛加剧全球和平赤字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地缘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军控和裁军遭遇挫折,军备竞赛趋势显现。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全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团结合作的呼声更为迫切。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报告,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24万亿美元,2023年增长到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8%,是2009年以来最大增幅。全球各地军费开支普遍增长,欧洲、中东和亚洲增幅显著,美国仍居全球军费开支之首,2023年达到9160亿美元。2023年美国向外国政府出售的军事装备金额增长16%,达到创纪录的2380亿美元。这些都加剧了世界和平与安全状况的恶化。
二、发展赤字持续扩大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解决全球诸多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复苏乏力,全球发展赤字有增无减,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更大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一些国家在双边或多边平台制定“利己”规则,在贸易协定中加入“排他”条款,破坏既有国际合作格局。一些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减弱,在移民、投资、市场监管、社会政策等领域内顾倾向明显,自由贸易和海外投资在一些国家也遭到部分民众反对。更有甚者,少数国家鼓吹“去风险”,大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推行“回岸、近岸、友岸”三岸分流,阻碍了国家之间正常的贸易、投资、货币与金融联系,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降低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
(二)全球发展动能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这几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这既有疫情冲击、通胀高企、债务加剧等阶段性因素影响,也与既有技术模式释放动能的减弱、不同主体间竞争加剧、“内卷”增多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密切相关。2024年1月4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前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增长红利已经逐渐消耗殆尽,新的科技革命应用前景尚不明朗。发达经济体利率持续高企,国际冲突进一步升级,全球贸易疲软,气候灾害增多,给全球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024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受地缘冲突、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占世界人口和经济总量80%以上的国家2024-2026年的增速仍将低于疫情暴发前的十年。此外,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单纯由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性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造成产能过度扩张、经济增长低效。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特别版》对140项子目标的趋势分析表明,大约有一半的子目标偏离轨道,超过30%的子目标停留在2015年基线上保持不动甚至还有所倒退。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全球进步严重不足,预计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17%能够完成。
(三)全球发展结构失衡
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曾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会加剧不平等,特别是有可能扩大资本回报和劳动力回报的差距。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仍然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增量的关键。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与掌握资本、技术优势的“中心地带”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显示,在涵盖110个发展中国家的61亿人口中,约有11亿人生活在严重多维贫困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西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面临金融条件收紧、财政空间缩小、外部需求乏力的问题,其短期增长前景也在恶化。尽管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日益加大,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并未充分保障“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权益与诉求,这不仅制约着多边主义的积极效用,也阻碍着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使人类社会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
三、安全赤字日益凸显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安全威胁交织共振,世界正面临多重安全危机,全球安全赤字进一步扩大。
(一)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和危机叠加。有的国家重拾冷战思维,炒作地缘政治,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打压他国、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煽动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制造价值观冲突,“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严重危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步,导致当前国际社会缺乏应对安全挑战的一致行动,国家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安全共识和合作行动,共同安全观念受到严重阻碍。还有的国家对国际规则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甚至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动辄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极限施压和“长臂管辖”,肆意损害别国利益,严重破坏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严重损害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部分国家的干涉、遏制、霸凌行径,从根本上破坏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和世界和平稳定,严重冲击全球安全体系,形成新的安全困境。
(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
全球化时代全球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全球安全赤字的内涵更加复杂多变,领域更加广泛多元,时空范围更加扩散。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于2024年4月发布《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3年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82亿人面临严重的突发性饥饿问题,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且急需粮食援助和生计支持的人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乌克兰危机升级后,俄罗斯油气生产和出口受限将导致全球天然气供应持续处于短缺状态,加之化石能源投资意愿低迷,以及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将明显降低,甚至会频繁出现轻度供应短缺危机。随着能源和粮食危机发酵,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经济危机的加深使得各国民众对政府、社会的不满情绪上升并蔓延,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政治力量趁机崛起。寻呼机爆炸、无人机袭击,一系列利用新技术破坏地区安全的行径,震惊世界。各类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威胁全球安全稳定,对国际关系造成深刻影响。
(三)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依然猖獗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对世界和平安全的重大威胁。在各国共同努力下,国际反恐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一些老牌恐怖组织受到打击,活跃度降低。但在地缘冲突、阵营对抗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全球恐怖主义发展态势呈现若干新趋势和新特点:带有宗教、种族色彩的重大恐怖主义袭击案件显著增多;个人恐怖主义、“独狼”恐怖主义案件层出不穷……恐怖主义风险居高不下。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2023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表明,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恐情复杂,阿富汗连续四年成为受恐怖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巴基斯坦大规模恐袭频发,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国受战乱影响,再次沦为暴恐集散地。非洲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急剧上升,2022年萨赫勒地区因恐怖主义死亡的人数超过南亚、中东因恐怖主义死亡人数的总和。而在反恐战争中,包括平民在内的战争伤亡人数至今没有准确数据。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技术、生物基因等先进技术日臻成熟与普遍应用,现有作战方式乃至战争形态将迎来变革,恐怖组织很可能会拥有轻量化、机动化打击武器,并利用社交网络、加密通信、虚拟货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从事恐怖活动,给国际反恐斗争带来复杂影响,国际社会反恐之路任重道远。
四、治理赤字更加严峻
全球治理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关全人类如何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当前,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持续不断,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受到冲击。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一)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更加凸显。由西方大国主导的既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既有治理模式代表性、包容性不足,不仅与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方向相背离,而且也与当前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相背离。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意识上升,积极要求加入自主的组织机制,非西方组织机制得以强化。全球治理体系这台机器越来越滞后于时代,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运转失灵,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大势所趋。
(二)全球治理理念亟待更新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在理念层面还不统一,存在一些价值冲突,即使对于同一个价值理念,不同治理主体也有不同理解,这些都掣肘并影响全球治理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在治理理念上,罔顾全球发展大势,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热衷于构建各种排他性、集团性的“小圈子”“小集团”“小联盟”,以“松手”代替“拉手”,以“筑墙”代替“拆墙”,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对于正在经历大发展、大变革的世界而言,这种治理理念不仅严重影响全球共享机制的做实、全球合作方式的做活,更严重影响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稳定与人类共同利益。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及时更新全球治理理念,坚持人类优先,广泛协商,凝聚共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新兴领域治理落后时代
当前,世界正面临多重治理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以环境治理为例,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大量对外转嫁生态危机、大量损耗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现代化发展方式,扩散了生态风险;另一方面又无视社会共同利益,固守“自我优先论”,在减排承诺、资金和技术援助等方面持消极态度,拒绝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生态保护责任。与此同时,国际博弈中个别国家将气候问题政治化、工具化,进一步加剧全球生态赤字。联合国《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将气候行动失败视为当年全球最紧要风险之首。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核安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基因、深海、极地、太空等新兴领域成为全球治理的“无人区”,相关前沿领域往往面临技术伦理争议和公民隐私、数据安全等重大风险。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双刃剑,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带来了新的不平等,扩大了数字鸿沟,亟待构建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治理体系。而当前新兴领域治理规则仍由少数国家主导,随着当前个别大国之间对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相关议题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趋势加剧,全球治理环境日益复杂。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日益加剧的挑战,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叩问,中国以实际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二章 我们怎么办: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当前,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现出一幅全新的人类文明图景,为破解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一、物质富裕
(一)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过75年的探索创新,中国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至367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此后每1至2年便突破一个10万亿元关口,到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23倍,年均增长7.9%。经过75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向三大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50.5%、20.8%、28.7%调整为2023年的7.1%、38.3%、54.6%,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更是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今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定。
(二)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在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坚持把“蛋糕”分好,着力解决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问题。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不到50元增至2023年的39218元,人均 GDP 超过1万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开始迈进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大力缩小东西部差距,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中国积极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举全国之力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到2020年底,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经过脱贫攻坚战,中国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谱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丽篇章,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将为中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行动方案,中国正聚焦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等重点行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中国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生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中国的5G技术为多国通信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支撑。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各地结合科技与产业基础竞相“落子”未来产业。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地率先出台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发展的重头戏。随着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有序落地,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必将加快成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政治清明
(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这样基础薄弱、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进行统一领导,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全球最大的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1%,蝉联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17.6万个。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能够把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中国,不论民族、职业、性别、财产状况等,都可以通过选举成为人大代表。2024年全国两会,近50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其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达到16.69%。截至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得到反馈近27900条。在中国浙江温岭,“民主恳谈”机制已运行25年,这是一种将基层协商民主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实现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全方位参与、全过程监督的机制。最近两年,该地通过“参与式预算”推动政府吸收意见建议193条,调整预算资金达9543万元。正如英国作家和政治评论员马丁内斯所说:“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始终享有民主权利,而非仅限于选举期间。”
(三)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构建好法治秩序。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充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共7编、1260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方位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目前,中国现行有效法律已超过300件。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2021年8月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中国严格公正司法,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执法、司法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依法正确行使、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中国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9月初,全国共有各类法律服务机构75.4万个,专业法律服务人员399.7万人,建成了59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0多万个乡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中国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三、精神富足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上的创新突破,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中国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部署安排,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中国积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人知礼节、明荣辱。中国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正确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公与私、义与利。中国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为主要形式,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为示范,推动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你争我赶共建精神文明、人民群众见贤思齐提升道德水准、全社会崇德向善提高文明程度的生动局面。经过六届评选,目前全国已有307个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6690个村镇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11582个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繁荣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动文艺精品推陈出新,积极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满,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分别是1949年的59倍、325倍;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19亿册(张)。目前,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90%以上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现有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文化产业也不断取得突破,200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440亿元,2022年增加到53782亿元,增长14.6倍;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3%提高到2022年的4.46%。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88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2亿美元。202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31518.23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同比上升8.38%;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739.94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影片总产量为971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49.15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13.0亿人次;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663.63亿美元。
四、社会安定
(一)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让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使老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中国着力解决失业问题,就业优先战略贯穿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业空间不断拓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教育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国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2023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1%,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中国已建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13.3亿人、3.0亿人、2.4亿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增长到2023年的78.6岁。
(二)社会环境保持长期稳定
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转型中的阵痛、协调好各方面复杂关系,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十分艰巨和不易的。几十年来,中国没有经历全局性剧烈动荡,国家政治局势保持稳定,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社会治安状况快速改善,人民安全得到坚实保障。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将平安中国建设摆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人民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各方面持续发力,保持了社会长期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中国坚持和完善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当前,中国的民族关系和谐稳定,56个民族亲如一家,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群众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中国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2023年,每十万人命案发生数仅为0.46起。今天的中国,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安全已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三)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社会在正义维护、权利救济、安全保障、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期盼,对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推动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国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中国努力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中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国乡镇(街道)已基本配齐政法委员,建成各级综治中心58.3万余个,共有网格员450万名,基本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中国不断完善信访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五、生态宜人
(一)发展方式更绿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5.3%,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7.7%,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2.9%,超过火电装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建立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划定4万多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全国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从近50万台降低到不足10万台,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和4.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履约完成率超过99%。2024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作出部署。
(二)生态环境更优美
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中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9.4%,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70多年来,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持续植树造林,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提高到57%,“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中国自然保护地和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分别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和30%。中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扎实成效,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三)环境治理体系更完善
中国将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引入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如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得到完善。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印发实施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中国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中国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现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督察全覆盖,到2022年上半年已完成两轮督察,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六、和平发展
(一)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推进国际和平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作出并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是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70年前,中国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继被载入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遵循,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并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方案。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双方宣布恢复外交关系。2024年7月,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在北京举行,巴勒斯坦14个派别共同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
(二)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每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达到30%左右,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机遇,通过对外开放和内外联动,与东盟、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实现联动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模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主动成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向1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发展援助,也是二十国集团中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缓债金额最大的成员国。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对全球的挑战,而是对世界产生更大的正向溢出效应。
(三)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全方位参与多边事务,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对外缔结超过2.7万项双边条约,认真履行自身国际义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还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永远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纾困解难,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全力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四)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合作框架的实践,在思想、理念和行动方面提供了大量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公共产品。中国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截至2023年10月,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搭建了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并在更高水平上提供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面对全球数据安全,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制定全球数字安全规则提供借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方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宣布“双碳”目标,推动落实《巴黎协定》。面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国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中国提出的公共产品还包括: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多用“铺路架桥”的方式,给参与国家带来实打实的发展机遇;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帮助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伴随中国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全面深入参与全球事务,还将推出更多更好的受世界欢迎的公共产品。
第三章 人类向何处去: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习近平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实现人类对更美好世界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遵循这一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秉承以人民至上超越资本至上、以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超越物质主义膨胀、以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共同进步超越霸权主义的发展逻辑,坚持中华文明特殊性与人类文明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全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谋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为破解人类文明困境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为世界更好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一、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一)蕴含独特理论内涵
现代化进程起始于18世纪的西方国家,当今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人由此认为,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是整个非西方世界的模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顶峰,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然而,时至今日,西方现代化并未能有效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有时反而导致有些发展中国家处于愈发严重的危机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实践,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重大创新性贡献,也向世界表明,各国探索现代化的路径并不唯一,人类文明仍在不断演进,历史并未终结。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世界观,强调为天下谋大同,而非零和博弈。中国认为,各国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各国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中国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身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发展大格局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中国发展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同时,谋求人类共同进步和世界更好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价值观,强调人民至上,而非资本至上。在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民至上,与西方现代化奉行的资本至上,具有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检验标准,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历史观,强调大历史观,而非历史终结论。中国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大势,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展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深厚历史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文明观,强调交流互鉴,而非冲突隔阂。中国认为,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宝贵财富,为各国现代化厚植了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主张不同文明和谐共生。文明差异不应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种文明的养分,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民主观,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而非形式民主。中国认为,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归根到底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判断民主的标准不应只看形式,更要看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否能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不仅有选举、投票的权利,也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不仅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能有效实现;不仅推动国家发展,也能共享发展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人民意愿、人民声音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打破了西方“唯选票”的形式民主模式,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治理效能上的独特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独特生态观,倡导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汲取西方现代化中的经验教训,强调人与自然是地球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历史性成就。
(二)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世界历史,也重构了世界秩序,形成了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世界体系。几百年时间过去,除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先发型现代化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未能跨越现代化门槛。尤其是人口规模较大的经济体,进入发达状态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面对历史遗留下的巨大发展差距,如何实现现代化,是摆在中国等众多发展中国家面前的必答题。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后发型国家的成功追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成功解答了这个历史性难题。
中国成功探索出现代化道路,成功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将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自18世纪现代化进程启动至今,全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使世界上迈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这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三)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中国没有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进现代化实践,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系统推进。这些成功经验和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英国国际关系专家基思·贝内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现代化范式,是一种着眼全人类的现代化,为更多国家开辟现代化道路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指出,中国只用了短短40多年时间,在没有剥削任何国家的前提下,就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完成了科技和基建等多个领域的全面现代化,这正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说,“中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发展成就令我赞叹,中国的发展道路将为非洲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提供启迪”。
二、为凝聚全球共识提供中国方案
“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人类共同挑战,中国始终与国际社会携手前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共谋世界经济繁荣
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严峻形势,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主张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动导向等原则,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挑战,推动国际社会巩固扩大发展共识。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从中国主张成为国际共识、从合作理念成为共同行动,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中国动力。倡议提出后,中国在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这八大重点领域,搭建起30多个合作平台,开展1100多个项目,覆盖联合国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中国已投入并动员各类发展资金近200亿美元,全球发展项目库已实施超过600个项目。从技术合作到能力建设,从减贫教育到数字经济,从高产水稻到菌草加工,中国以务实行动的累累硕果,助力“全球南方”驶上发展快车道,为徘徊中的全球发展注入积极能量。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引发全球南方国家的共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全球发展倡议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再承诺”,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为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擘画了蓝图,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在绿色发展、粮食安全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与联合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使命高度契合。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成果和机会属于世界。
(二)全球安全倡议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和困难,世界期待新的方案,全球安全领域需要新的国际公共产品。2022年4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倡议主张,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这一倡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
中国在危机挑战中勇毅前行,推进全球安全倡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实践,展现了中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和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提出20个重点合作方向,为各国参与倡议框架下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以全球安全倡议理念为引领,针对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等,专门发布立场文件,不遗余力劝和促谈,点亮了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希望之光;与各国深入开展维和、反恐、气变、防灾减灾、数字治理、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安全合作,增强了协同完善安全治理的国际合力;持续打造博鳌亚洲论坛、北京香山论坛等一系列国际安全交流对话平台,引领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机制、东亚合作机制等框架下安全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促进国际安全交流合作的平台。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全球安全合作进程稳步推进,项目成果不断积累,推动国际社会凝心聚力应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挑战,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支持和赞赏。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维护全球稳定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彰显。这一倡议,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安全治理合作提供行动纲领,为推动国际安全理念变革注入动能,为人类社会通往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三)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引领文明交流互鉴
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指引。2023年3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倡议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主张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主张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全球文明倡议着眼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凝聚国际社会合作共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汇聚起文明力量。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中国积极推动倡议落实,这一倡议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议,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邀请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等纪念该国际日。联合国关于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以全球文明倡议“四个共同倡导”核心要义为主线,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
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一种新文明观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擘画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图景,为推动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给出了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秉持何种范式相处的中国答案。美国智库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期待重建社会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石,从而培养对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穆斯塔法·马什拉菲表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有助于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必将为促进阿中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多元包容的世界注入强大动力。”
三、丰富人类文明新图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多彩多元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世界文明发展勾勒出崭新前景。
(一)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古老的中华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指出:“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的引领。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基因。”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最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治理理念、处世之道,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极具特色的文化观念,体现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和道德观,孕育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厚的历史根基,为国际社会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中华文明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的共同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华文化主张化解冲突、凝聚共识,因而多元一体,绵延不断。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以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成就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是对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的最好见证。
中国共产党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寻求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中始终坚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一百多年来,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个文明的有益成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推动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相互融通,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华大地、开花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刻把握世界历史演进趋势,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进程中,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更是世界文化繁荣的本质要求。世界上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不同文明交融互鉴、多元共生,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世界提供了如何保持民族特性和文化发展的范例,给世界文明发展带来巨大积极影响。“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之光、文化之光绚烂夺目,为当今时代多元文明的百花齐放增添了更为璀璨的色彩。中国的发展带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改变了世界文明的生态。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全部的风都是逆风。在文明发展进步的海洋中,全人类的航船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航程漫漫,人类文明发展的罗盘已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向。
(一)着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2013年,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宏伟倡议,之后又陆续在国际场合多次阐发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交往、全球治理、文明交流等方面提出鲜明主张,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展现出强大影响力、生命力和感召力。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著名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他强调“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十多年时间,中国共产党以务实行动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中国与多国多地区多领域合作的累累硕果。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还在多个场合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重要倡议;聚焦国家与地区交往提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越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更加清晰、行动更加具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一条,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灯塔在文明发展进步的海洋中愈发闪亮,只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为文明存续、人类进步筑牢物质基础,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参与、贡献、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才是锚定了正确的前行方向。
(二)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教育的普及,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之后,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各国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各国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各国的共同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画出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同心圆,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维度。
(三)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无疑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但近代以来,占据文明形态主流的西方文明,一直以来遵循的是“国强必霸”的同一逻辑,将所谓的文明发展,建立在一个国家(国家集团)的支配性力量或多个国家“恐怖平衡”的基础上,其价值系统是独霸的、单一的、排他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到限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加成为幻影。圭亚那前总统唐纳德·拉莫塔撰文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是使它们保持贫穷,无法独立自主。这样,它们的资源就很容易被盘剥,只能永远作为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来源。换句话说,帝国主义国家以全球南方国家的贫穷落后为代价,实现了自己的繁荣昌盛。”
人类文明向更高水平的跃迁是从“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低级形态发展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级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承以人民至上超越资本至上,以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超越物质主义膨胀,以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共同进步超越霸权主义,为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勾勒出美好前景、指明了实践路径。正如唐纳德·拉莫塔经过对比指出的:中国的思路与一些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中国希望让发展中国家进入更高层次的增值生产阶段,从而实现繁荣。这种思路背后的理念是: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贸易关系将变得更加强劲,所有国家都将从中受益,变得更加富裕。”。
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启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时代表征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伟大创造,它推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通向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人间正道。
结 语
在人类社会的浩瀚征途中,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让不同文明形态的现代化路径选择交相辉映、色彩斑斓。
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对宗教进行批判和反思,唤醒了人类对自由和进步的渴望,为资本主义崛起铺设了精神基石;工业革命让世界走入“蒸汽机时代”,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蔓延,弊端也随之浮现,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和霸权主义等盛行,远非“历史终结论”描绘得那般美好。不少国家的人们开始仰望星空,探寻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形态。
而在东方,古老的中国,历经千年的君主专制枷锁被人民推动的历史车轮碾成齑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在斗争的征途中一往无前。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华夏大地焕发出空前的生机与活力;跨进新时代,中华儿女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致力于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又积极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新篇章,是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共筑世界大同梦想的必由之路,正悄然而深刻地改写着世界历史的轨迹。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十字路口,各国人民面临着多元化的选择。何去何从,需以史为鉴,审慎权衡。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背离本国发展实际盲目照搬西方模式,终将陷入困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
编写说明与致谢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智库报告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曲青山和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任组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吕岩松任副组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与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任卫东任执行副组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组成员包括李珍、刘敏茹、董振瑞、毛胜、王浩、路军、董晓彤、周思勤、沈鹤、吁帅彪、桑田、周冰若等,新华通讯社课题组成员包括刘刚、崔峰、刘华、傅琰、刘丽娜、范世辉、张京品、潘莹、秦彦洋、朱文哲等。课题自2023年10月立项启动以来,历时一年多学习、调研、撰写、修改、审校完成。在报告写作和发布过程中,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办公厅副主任林小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高长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刘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