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强化七项措施抓好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

来源:黄南州政务在线     发布时间:2019-01-21    

近年来,黄南州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构建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强化七项措施,方便群众就医。

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制定《黄南州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各县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制度及转诊工作流程,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建立以病种结构、服务辐射范围、功能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效率为核心的床位调控机制,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率。

积极营造分级诊疗宣传氛围。全州各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在门诊导医台及出院结算处设立了专门的分级诊疗政策解读服务窗口发放分级诊疗宣传图册。州、县医院LED显示屏轮回播放宣传资料,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也在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和医保结算处等显著位置设有分级诊疗政策咨询处及宣传区域。在医院显眼位置张贴、悬挂统一的、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并通过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平台、手机QQ群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分级诊疗知识的知晓率。

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实施州藏医院整体搬迁、州中心血站业务楼等新建项目5个,落实深度贫困村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3个、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个,总投资9714万元,有效改善了医疗设施条件。2014年以来,通过转岗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订单定向培养等形式,共派出2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参加进修学习。通过跨地区学习交流,邀请省、州专家授课讲座,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知识竞赛、应急演练,举办现场观摩等活动,州、县、乡三级业务培训率达到98%。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为提升州域内医疗水平,任命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1名副院长担任州人民医院院长。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医药发展,全州各级藏蒙医院聘请8名民间名老藏蒙医师,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蒙医后备人才。河南县蒙藏医院以年薪50万聘用原蒙藏医院院长为学科带头人及医院院长,真正做到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

强化重点学科和专家人才管理。州、县公立医院借助天津、辽宁和省级医疗机构援助技术力量,加强技术团队派出培养,充分发挥天津捐赠的磁共振设备的精准诊断优势,强化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全州已创建省县共建临床重点专科7个、特色专科8个、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州医院开展了冠脉造影、心脏介入、超声下心包积液引流术、腹腔镜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与省藏医院建成药浴专科联盟;泽库县人民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术,尖扎县人民医院开展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高新技术项目实现新突破,填补了我州3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一系列基层医疗品牌的形成,使分级诊疗优势在基层凸显。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品牌建设的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做精现有优势专科的基础上,点发展微创诊疗、中藏医康复、介入科等5个龙头学科,不断补齐专科设置单一、专病不够突出的短板。目前,全州初步形成了以州医院、州藏医医院为龙头,3县6家二级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医院为网底,民营医疗机构为有效补充的医疗布局,“一院多专”格局基本形成,基层专家效应初显。

建立团队式多点帮扶创效机制。天津、辽宁等对口支援医疗机构选派了20名专家到州县5家公立医院组团式蹲点帮扶,担任妇产科、外科、介入室、急诊科主任。确定3个县21个乡重点对口帮扶关系,州、县级医疗机构派出26名医护人员加强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实现对口支援全覆盖。各对口帮扶医疗单位,定期安排高中级卫技人员组团式到基层开展会诊、查房,建立长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协作制度,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截至目前,组团式帮扶团队共接诊患者1000余人次,教学查房95人次,知识讲座12次,开展手术26人次,开展新业务4项。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构建“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就医模式。全州综合医院先后与15家省内外三级医院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省级信息平台信息实现互联互通。远程心脏门诊、会诊查房和磁共振远程图像会诊等让患者享受到了先进诊疗技术,磁共振设备实现州域全覆盖。同时,在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以全科医师团队为主体,家庭医生与农牧区居民契约式服务模式,全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45个,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8.5%,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88.3%,贫困人口签约率100%,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发展。组建了以州、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区域医联体,上联省级医院,下接县级医院区域医疗技术联合体,二、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同时,依托县级医院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与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形成医疗服务共同体,引导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泽库县在医共体建设中,对医共体内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县级医院自筹资金投入348万元用于医共体内卫生院设备购置、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实现医共体内移动核磁车、腹腔镜等医疗设备共享,实现“人才下沉、技术下沉、设备下沉”三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医疗收入”三上升。门诊、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00%;诊疗收入较2017年全年增长370%。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由680元提高至776元。全州公立医院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108种,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基金支出占比85%以上。积极推进全州医共体内医保打包付费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以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将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纳入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大病保险实现“一单制”赔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以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州医院将三级乙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为二级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保起付线从1500元降至600元,使群众共享改革创新红利。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