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聚焦促复工、稳经济,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切实帮扶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解困纾难、促进企业商业复工复产。
持续加大外省籍市场主体排查。按照企业登记系统、营业执照登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认真核查武汉及湖北籍和外省市场经营户信息;共梳理排查湖北籍市场经营户231户(其中企业16户、个体经营户215户),湖北籍从业人员256人;排查其他外省籍个体经营户3458户(已营业380户,未营业3078户),核查统计4122名从业人员信息。
强化重大项目服务。对影响力、带动力强的重大在建项目、开工项目以及基础配套(产业配套)项目,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将其人员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施工物资供应等纳入重点保供范围,切实协调解决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问题。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履行项目注册、建设、投产等合同义务的企业,依法依规合理延长合同履行期限。
建立骨干企业稳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行业和骨干企业产能,及时把骨干企业纳入稳运行监管对象,加强行业疫情风险监管,及时排查企业外出人员情况,督导监管企业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十个必须”规定,严防发生公共卫生疫情,确保关键行业的重点企业正常运行。截至目前,全州规上工业企业15户,复工复产12户,复工率80%;限上企业12户,复业9户,开业率75%。
建立贴心暖心服务机制。围绕签约项目落地,通过“热线沟通”加强与投资商的电话、微信平台热线联系,确保项目服务不断档;对亟需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及时帮助入驻企业及早开展审批服务的对接协调,稳步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打牢项目开复工基础。及时向企业推荐下载和免费使用藏汉双语“疫情防控管理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利用手机大数据平台开展人员信息在线登记采集。对承担疫情防控物资、基本生活必需品采购调运车辆实行“绿色通道”,保障物资货畅其流。
持续做好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服务。依托青海省市监局公众服务平台,开通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双通道”,为申请人提供涵盖全类型、全业务、全流程的网上登记服务,发放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并提供纸质营业执照寄递服务。同时,开辟实体登记窗口预约办理服务,通过电话预约、错峰办理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和等待时间。对前来现场办理相关手续的申请人按照“信任在先,容缺后补”,实行一次性办结、当场办结。
持续推进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复产复业。统筹全州市场主体复产复业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工作,要求企业和个体经营业主压实主体责任和企业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复产复业,做到疫情防控、生产经营“两不误”。截止2月24日,已有4208家各类市场主体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开业率占全州市场主体总数的22%。其中:农(集)贸市场复业6家、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复产复业4072家(16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全部复业)、餐饮服务单位复业50家、酒店(宾馆)复业1家、零售药店复业38家、41家加油站全部复业。
落实减轻企业社保政策。严格按照人社部《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及经营主体,2020年2月至6月,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的单位缴费实行免征;据调查,全州159户养老保险参保企业、41户失业保险参保企业、125户工伤保险参保企业涉及减免工作。
优化政务服务。多渠道公布网上申报方式路径、办事指南、联系电话等,解决网上办事过程中疑难问题,实行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大力推广审批事项网上办,引导群众不着急事项延后办,紧急事项预约办。截止目前,网上办理咨询事项74件;电话预约办理735件;电话接听咨询183件。
深化交通运输服务。围绕交通道路、村庄、居民区卡口“清障”目标,全面放开人员流动,恢复省州县乡村四级公共交通运输班线,2月23日已撤销辖区所有检查检疫站点共计623个,开通省级和县级班车19辆,出租车营运533辆、公交车营运56辆,期间共输送旅客15502人次,并根据客流量逐步增加车次;针对农民工返岗复产、学生返校等重点人员出行需求,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确保开工开业开学不受影响;开通运输车辆应急通行证办理“绿色通道”,保障生鲜农产品、粮油、其他重要生活物资运输,满足生活生产需要。
减少企业招聘成本。调整“春风行动”活动形式,集中开展互联网招聘,推广远程面试,打造线上春风行动。向广大求职者公布全州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线上服务事项、负责人、经办人、联系方式、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线上办理操作指南等,目前,共搜集求职信息和招聘岗位19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