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三个坚持”打出村集体经济 “复壮提升”组合拳

来源:黄南州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0-12-15    

今年以来,黄南州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发展基础,拓宽发展路径,全力破解复壮提升村集体经济堵点,为实现增产提质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州262个行政村全面“破零”并实现复壮提升,其中,10-20万元的村68个,21-50万元的村44个,50万元以上的村22个,复壮提升目标实现“质”和“量”齐步走。

1608042973736502.png

坚持党建引领强保障。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制订《关于推动黄南州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州级领导联市县包乡镇、市县领导联乡镇包村社、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机制。制定《黄南州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把村集体经济复壮提升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夯实党建基础,强化“组织保障”。紧密结合“抓乡促村”“一核三治”两个党建重点项目,强基固本,紧密结合发展潜力、政策保障、监督管理等实情,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找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选配党建工作经验丰富、懂基层党建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组织“领头羊”,切实为村集体经济复壮提升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组织保障。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攻克能力”。帮扶单位发挥“把脉”作用,定期预判,及时调度,狠抓推进,积极组织村“两委”成员、相关合作社理事长等观摩学习、定期培训等,引导村干部转变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帮扶活动1700余次。依托实际发展需求,创新推进打造示范性项目、跨乡联村联合体等工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互助资金和援建资金等强化资金保障。四是凝聚各方合力,打出复壮提升“组合拳”。整合各类资源,打出集体经济复壮“组合拳”凝聚形成合力。截至目前,顺利打造出热贡文化、拉格日、德吉村生态游等十余项村级实体经济典型代表。尖扎县组织34个贫困村整合扶贫资金,联合创办惠民扶贫光伏项目,实现收益387万元;河南县光伏扶贫电站助力16个脱贫村770户2939人收益,设立424个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每年每村从总收益中拿出60%资金用于复壮提升村集体经济产业,40%用于解决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

1608043041764860.png

坚持夯实基础提质量。一是多模式破障碍。坚持政府扶持、企业参与、社会援助、因村施策等原则,采取“政府+项目+牧户”“党支部+企业+牧户”“环保节能+精准扶贫”等多种发展模式,破解持续发力后劲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障碍,实现集体收益。泽库县宁秀镇和王家乡根据属地资源优势和群众发展意愿强烈优势,在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和引领下,30余个合作社实现了跨乡联村共同发展,其种植的8000余亩青贮玉米饲草料实现高产丰收,累计解决当地劳动力2600余人。二是重人才强培训。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锻炼,定期培养、强化实践、完善机制,创新实施“黄南先锋智慧党建云平台+指导员”新型指导模式,为打造有担当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基层组织人才基础,截至目前,对基层致富带头人、行业骨干、乡土人才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累计轮训3900余人次,全面助推村集体经济复壮提升。三是抓特色促发展。依托草地生态畜牧业资源,持续拓展有机畜牧业特色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文化产业、整合资金等,抓实特色产业撬动村集体经济复壮提升。同仁市隆务镇隆务庄村瞄准特色资源优势,以“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出一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年收益已达7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劲。四是立规矩建制度。建立“三项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制度保障。河南县德日隆村根据群众利益联结制度,建立“群众投票,利益共享”机制,将江源路综合市场铺面对外出租,2020年实现收入分红26万元。

1608043100725510.png

1608043115313162.png

坚持拓宽路径促增收。一是发挥党组织优势,盘活“存量”。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深入调研摸清集体经济存量,全面挖掘撂荒地、闲置楼房等存量资源,按“群众和企业共赢”原则,坚持增收与提质并重,盘活集体资产促增收。同仁市曲库乎乡多哇村盘活本村温泉产业,年收益近50余万元,187户1000人收益。二是统筹整合专项资金,盘活“财政”。聚焦长远发展长期收益,依托精准扶贫帮扶资金、支农资金、项目建设资金、互助资金等,加强村级集体经济“三资”规范管理,采取“以奖代补”举措等,强化资金发挥效能。三是辐射带动共同发展,盘活“产业”。依据产业项目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梳理出典型经验做法,形成特有发展模式,以点带面、以面促体。河南县荷日恒村采取牲畜入股、草场流转、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村集体经济带动五类产业协同发展,民族服饰、马匹饰品和民族帐篷等三大类产品畅销本地及邻省各县,实现多产融合发展,年收入达230余万元,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51人。四是规范管理精准施策,盘活“就业”。为严防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冲击,创新管理办法,因地制宜提供公益性岗位,鼓励贫困户实现“一户一人”稳就业。尖扎县康利砖厂引进先进脱硫除尘系统设备,产砖突破单日25万块,成功解决32名贫困户就业问题。河南县赛尔龙乡赛尔龙(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发展潜力发生质变,有效解决部分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实现193户分红38万余元,户均分红2000元。同仁市隆务镇引入企业开发“措玉山泉水”特色品牌,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1608043172296986.png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