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黄南州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省乡村振兴局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州委书记、州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耀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州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扎西才让总结并安排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继续扛牢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进步。
会议强调,要吃透政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学习研究,熟悉掌握国家层面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聚焦监测帮扶、产业就业、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论证设计一批乡村振兴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县级项目库,把政策变成项目。认真组织开展县乡干部培训,全面解读国家政策,强化业务指导,帮助基层精准把握,防止执行走偏,推动政策发挥最大效益。要转变思路。根据形势变化,转变思路观念,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从以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市场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利用好国家政策倾斜,通过市场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要规范管理。抓好防返贫监测,建立健全“241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跟进帮扶、动态清零。抓好资产管理,按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到户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扶贫资产,分类摸清底数,加强管理和运营,防止出现资产流失和侵占现象。要突出重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的底线。扶持发展产业园区,重视科技创新,打响天然、绿色、有机品牌,带动农牧民在产业发展中稳定增收。突出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因村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做法,坚决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要提升效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农牧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解决好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细化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规民约导向性、约束性。要强化监督。进一步明确监督事项、完善监督方式、畅通监督通道、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充分发挥专项监督“利剑”作用,推动监督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常态化开展督查暗访,加大对工作衔接不到位、政策落实有差距、项目进展不理想、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现场督办,就地解决,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阶段各项政策不走样、不偏向。
会议要求,稳妥有序推进衔接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抓好“1+5+7+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保持各类普惠性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做好优化调整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年度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加快项目谋划储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建设,及时报告项目进展和资金支付情况,督促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化产业发展研究,厘清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好“特色”“优势”两张牌,着力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持续用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建立完善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扎实推进农牧区供水保障、“四好农村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等项目实施,不断改善乡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凝聚合力构建和谐乡村。进一步总结提升“一核三治”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确保广大农牧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坚决有力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履行问题整改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及时认领、主动作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达标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尖扎县、泽库县和州水利局、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同仁市保安镇围绕不同主题作交流发言,同仁市、河南县、州农牧局、州教育局等11个地区和单位提交书面交流发言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