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巩固提升“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同向发力、齐抓共管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思想根基,突出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坚持把抓好“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以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和“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两大工程为契机,拓展“1+X”党性教育模式,精心打造“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红旗宣讲团”“党性教育基地”等特色品牌,利用“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精品党课情景剧”等教学载体,线上线下培训基层党员15万人次,发起活动约1.2万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
牢记“国之大者”,突出责任落实这个关键。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全州深化改革和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区主要内容,制定出台《关于突出党建引领深化“一核三治”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压实压紧各地区各部门职责。牢记“国之大者”,构建大党建格局,把加强基层党建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形成了社会稳定靠党建保障、经济发展靠党建促进、基层治理靠党建引领的新格局。明确“抓党建是最大政绩”导向,严格落实四级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机制、“2+10”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例会制度,分层次分领域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四张清单”,形成全州上下“一盘棋”抓党建工作局面。
聚焦基层治理,突出组织建设这条主线。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在移民搬迁点、社区楼宇片区及时建立基层党组织,在矛盾纠纷突出的重点乡镇建立跨区域联合党工委15个。全面实施“支部进网、党员联户”模式,实现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两网合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将全州公益性岗位人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包村(社区)和联点单位干部全部纳入网格员管理,全州共划分网格4039个,配备网格员4763人、网格长975人。打造“黄南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将全州863个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实时监测、预警提醒,全面推行“一表一册一规范”,为基层治理引领把准好方向。
狠抓基础建设,突出大抓基层这个导向。按照“整村强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实施乡镇“八有”工程,高标准推进“抓乡促村”省级重点党建项目,投资4196万元对所有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基层阵地和服务场所全面达标升级,有力推动村(社区)治理学习有场所、议事有阵地、服务有保障。抓实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行“一联双帮三治”机制,372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入驻124个重点村开展驻村帮扶。开设“基层党组织书记谈乡村振兴”黄南先锋专栏,制定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点探索“支部联建、资源联合、产业联办”的发展新路子,62.59%的村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实现复壮提升。
夯实战斗堡垒,突出“一核三治”这个抓手。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办事有机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各类配套组织运行制度和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和村(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建立城镇“党建联盟”,健全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推动民心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全面推行机关、社区“党建联盟+”承诺践诺服务,试点推进社区“两新·红色驿家”,落细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加完善。
提升干部能力,突出队伍建设这个保障。围绕“五好三清”目标,打造村级组织带头人“头雁方阵”,及时把“讲政治、有本领、敢担当、能干事”的基层后备干部充实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全州96.2%的村、100%的社区稳妥有序实现“一肩挑”。实施“213”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把符合任职条件的无职党员、优秀分子放到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助理、人民调解员等岗位锻炼培养。坚持激励与关爱相结合,公开选拔3名优秀村(社区)“两委”负责人为乡镇事业编制,每年组织100名基层干部职工外出疗养,表彰“最美村支书”“担当作为好干部”,有效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