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水润黄南幸福长

来源:州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2-05-26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黄南州水利部门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水利脱贫和河湖健康管护,积极探索治水兴水改革新举措,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着力完善现代化治水体系,全力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了黄南水利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图片

这五年,防洪补短板力度显著增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动实施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57项,落实除险加固措施水库7座,修建堤防、护岸173.43公里,河道治理长度260.47公里,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覆盖率达到85%以上,洪水综合防控能力和干旱灾害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图片

这五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蹄疾步稳,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更加有力。全州落实水利建设项目283项,累计完成投资31.41亿元。涉及城乡供水保障、农田水利、防洪抗旱减灾和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水利现代化建设等。其中,同仁浪加水库工程、扎毛水库灌溉工程、河南北山排洪工程均已落地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李家峡南干渠灌溉、泽曲河、隆务河水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并发挥效益。

图片

这五年,民生水利目标得到深化巩固,城乡饮水安全取得重要成果。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托底饮水安全保障冲刺清零行动,建成城镇和农村、牧区供水等项目116项,受益人口26.76万人,5万多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供水保障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大幅度提升。

图片

这五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管水节约用水成效显著。严控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与“十二五”末相比,全州用水总量减少至0.5694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4.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2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051。

图片

这五年,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落实河湖长制党政同责,设立河湖长和河湖管护员3288人,州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碧水保卫战,整改完成河湖“四乱”问题87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2平方公里,生态修复中小河流长度260.47平方公里。

图片

这五年,水利行业强监管更加依法依规,水利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416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建立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河湖监管和执法工作,形成共同打赢生态环境攻坚战的良好氛围。

图片

这五年,重点水源工程有序推进,供水安全保障取得新跨越。浪加水库作为黄南州“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和惠民工程之一,浪加水库工程计划投资2.4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7亿元。浪加水库总库容为458万立方米,建成后将具有灌溉、供水和防洪三大功能,可满足保安镇下游8个乡村、18315亩土地灌溉需要,保障1.142万人、8.92万头牲畜的生活供水,对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西成高铁站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这五年,水生态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取得新改善。研究建立多方参与的河湖共建、共管、共治的工作模式,针对性提出一揽子的源头管理和综合治理措施,制定实施了河湖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河湖岸线保护利用以及州市县河道采砂、饮水保障等一系列规划,特别是实施的重点工程、河道治理及设施改造工程达到132项,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95.2平方公里,新增造林面积26平方公里,实施坡耕地整治2.928万亩,扩大改善灌溉面积7.44万亩、草原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6万亩、国土绿化配水9.48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水生态建设和群众宜居环境。
这5年,是建设投入最多、人民群众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5年,为全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今后一个时期,黄南州水利系统将以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方针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省十四次党代会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着眼长远发展,管理好水资源、保护好水生态、建设好水环境、防御好水灾害,加快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山水黄南”、推进“三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献礼。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