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以来,聚焦建好一个中心建强三个阵地,精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日常。打造思想传播阵地。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基层理论常态宣讲模式,精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强化“队伍+传播”。依托各级宣讲队组建红旗、银发、青年、巾帼、非遗贤孝、文艺轻骑兵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组织文艺轻骑兵开展“党的政策进我家”文艺演出55场、文化进万家活动43场。结合社会热点、重要会议、重大节庆,将传统美德、党的历史、国家政策、幸福生活等融入歌词创作《爱国爱党教育》《喜迎党的二十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脍炙人口的新版贤孝作品,开展常态化、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讲。二是强化“末端+传播”。强化文明实践中心红色阵地属性,开展“党史知识问答”“红色歌曲联唱”“党员心声共谈”和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学习教育体验活动。利用道德讲堂、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渠道,结合村级应急广播,及时发布倡议公告、温馨提示、科普知识等,融入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先进典型培树宣传,使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做有标杆。三是强化“文化+传播”。设立职工书屋、群团之家、老年学堂、黄河奇石展览馆等文明实践室,以传统节日、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办“夜校读书班”、打造“百姓大舞台”,举办民歌弹唱、书法大赛、刺绣剪纸作品展、西北花儿王故乡行等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传、集中学习、文化活动等群体性活动,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民生服务阵地。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发挥文明实践工作服务保障作用。一是推进阵地资源向有效应用转变。依托县级群团中心、图书馆等打造文明实践中心4个,整合村镇综合文化站、便民服务大厅等打造文明实践所36个、站292个,发挥道德模范、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作用设立实践基地6个,在3个乡镇实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规范管理、社区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在警务工作站、调解中心(室)、养老院设立实践岗点,构建纵向覆盖县乡村、横向涵盖党政群团的实践网络。二是推进志愿服务向主动带头转变。建成理论宣讲、交通文明、教育关爱、文化惠民、科技助农、法律维权、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8类志愿服务队815支,河南县结合实际建立守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牧鸟人”志愿队,采取“一帮一、多帮一”形式关怀帮助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志愿队,为重大活动、特色建筑、人文美景、优秀文化遗产等制作航拍作品的“飞燕”志愿队等,实施“三亮两带”红蓝马甲亮身份、服从安排亮行动、主动担当亮作为,带头参与宣传引导、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推进每月文明实践日活动。三是推进文明实践向常态精细转变。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线下建立说事室,线上收集微心愿,将志愿队与服务对象、服务事项对接,志愿者与公益服务、群众需求衔接,打造点对点服务模式。落实说事、办事、督事、评事“四步工作法”,推进群众的事有人理、有人办、有人管,办理结果大家说、大家议、大家评,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0余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推动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的共建共享局面。打造文明引领阵地。以推动123理念体系为抓手,不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一是一张网格提标准。实行网格化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将到村社报到的干部群众划分到网格,推进网格员志愿者参与辖区文明出行、文明餐饮、文明网络及巡查走访等志愿服务,推进志愿服务队进小区、入楼院、上网格,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组织体系,推动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局面。其中,尖扎县网格化志愿者1450余名开展志愿服务590余次,服务群众8530余人次。二是两个结合聚合力。结合乡村振兴,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科技志愿队与文明实践所站协动,连续推出送政策、送技术志愿服务进产业园,进种植基地。结合基层治理,推进文明实践所站派法律、卫生志愿者指导村社结合环卫整治、赌博迷信、高价彩礼等修订村规民约,发动群众参与村规民约起草、讨论、修订、宣传和落实。同仁市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比。泽库县东格尔社区招募德高望重、热心居民为志愿者加入红白理事会,在红白事操办期间帮忙置办物品,解决困难。三是三项机制激活力。爱心循环制,推进中心统领、五级联动(所、站、基地、岗、点)、多点提升,新增志愿者与老志愿者循环。服务积分制,依托掌上文明尖扎、文明蒙旗小程序等加大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对志愿者服务时长量化积分,兑换物资。考评表彰制,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半年督查通报。按月策划优秀志愿服务选题、按季度评选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以奖代补抓学习、宣传和实践,倡树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