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南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围绕“政策、渠道、服务、资源、平台”构建“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保障全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强化政策引导,做好“铺天盖地”宣传。每年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月,制定《黄南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具体措施》。抢抓高校毕业生报到等契机,加强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畅通获取就业信息和政策的渠道。积极落实79家企业吸纳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创业奖励、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确保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获得政策支持。2022年以来制作政策宣传动画2个、印发资料8万份,LED屏播放信息3000余条。
拓宽就业门路,打通“四面八方”渠道。依托“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和人力资源服务窗口构建网上信息高速路。及时推送政策摘编万余人次,扩大政策知晓面,提供快捷化集成化服务;依托金保工程、人社部高校毕业生服务小程序、青海人社网上大厅等平台,为大学生定制网上服务计划,7000余人“足不出户”享受个性化服务;与天津滨海新区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动态协作机制,线上线下发布就业岗位10余万个,拓宽高校毕生择业范围。
做好实名登记,升级“以人为本”服务。通过“六个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累计服务0.6万余人次,开展职业指导0.5万余人次,跟踪服务6万余人次。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实现服务“零距离”;依托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打好服务“主动牌”;设立5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和5部热线电话,构建服务“立体网”;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搭建服务“便捷桥”;比对省级部门反馈名单开展补充调查,确保服务“全覆盖”;落实“1311”和“24365”服务,完善“一类一策”,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帮扶,当好群众“贴心人”。
整合就业资源,挖掘“源源不断”岗位。加强与青海人才网等机构合作,每周募集岗位千余个,通过直播带岗、公众号、电子屏等途径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深化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兜底安置;每年向省厅争取“三支一扶”岗位,助力262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24家青年见习单位作用,每年募集110个见习岗位;为20户企业兑现一次性扩岗补助6.15万元,引导扩招高校毕业生41人;建立对口支援帮扶机制,8名贫困生赴津事业单位就业,2023年起每年招聘规模稳定在20个,形成高质量岗位供给。
搭建就业平台,开辟“创业人生”赛道。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3个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场地和配套政策,累计为100余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办企业提供服务,50家成功出孵,市场存活率100%。开辟“绿色通道”为创业企业注册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优先为青年群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融资。开展大学生SYB、IYB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79期,培训后创业率不低于30%,近5年累计为2022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服务,539人顺利实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