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以“四个坚持”跑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黄南州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08-31    

黄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对标对表省委陈刚书记调研黄南时提出的“七个好”工作要求,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支部有作为、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黄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坚持政治引领,增强大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动“1+X”党性教育模式,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的好榜样”等活动,有效利用“黄南先锋”党建平台线上教育优势,充分发挥黄南州党群服务中心“全省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立体式教育作用,推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仅2023年上半年有60个党组织和15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建立州市县乡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组织召开书记议事专题会、基层党建观摩推进会,州委主要领导就各市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提要求、讲方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的政治责任。三是狠抓教育培训。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培训重要内容,结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两大工程,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能力提升州级示范培训班3期,精心组织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工作,推动党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培训党员1万余人次。组织全州所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参加中组部举办的能力提升视频培训班,选调28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省级示范培训班,2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引领“领头雁”实施乡村振兴工作谋发展、理思路、出实招。

坚持头雁引领,选优配强乡村振兴的过硬队伍。一是优化基层班子。以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为目标,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较好、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结构较合理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积极接受省委选派的16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担任乡(镇)长4名,担任乡镇党政班子成员9名,有效增强充实乡镇领导班子抓乡村振兴工作力量。注重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储备,加大在大学生和产业工人、新就业群体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确保每个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至少培养3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制定出台《黄南州加强“组团式”帮扶队伍管理若干措施》,全面加强“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服务管理,实施乡土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培养唐卡、泥塑、石雕等工匠大师10名,挖掘、凝聚500余名本土技能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大力开展热贡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打造9个州级热贡文化人才培育示范基地、18家热贡文化人才培育示范企业、47户热贡文化人才培育示范户、19名热贡文化领军人才,不断激发本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加强驻村力量。把高质量选派驻村干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治任务,出台《关于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向全州123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的369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注重严管厚爱,激发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9名优秀驻村干部受到省级表彰,47名优秀驻村干部给予通报表扬,48名优秀驻村干部开展异地疗养;制定印发《黄南州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期满轮换考核指导意见》,通过“一述、两推、三审、四评议”方式,对驻村干部进行期满考核,对10名驻村干部定为不称职,3名驻村干部被全州点名通报批评,并约谈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圆满完成驻村干部“新老交接”和“以老带新”帮带工作,及时进村入户,拿出务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坚持组织引领,激活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活力。一是建强战斗堡垒。州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听取7名市县委书记、州委派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不断强化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有力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制定印发《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陈刚提出“六个一”要求抓实黄南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落实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延伸到基层、落实到基层。大力推进清廉社区建设,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清廉社区建设各方面、全过程,规范“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打造“一贯到底”的治理链条,确保党建牵引有力、村社运转有序,让村社事务在群众监督下阳光运作。二是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结合乡村班子届中分析,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围绕政治意识淡薄、战斗力不强、基层治理滞后、治理能力不足等4个方面14项负面清单,2023年全州认定13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建立《部务会班子成员与薄弱村党支部联系点制度》,明确部务会成员“联系一村、带动一片”要求,促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整顿提升,推动农村牧区党建工作不断晋位升级。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印发《黄南州村集体经济 “强村”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开展收入5万元以下行政村“清零”计划,推动农牧、乡村振兴、财政等部门,在制定政策、规划项目、下达资金时注重将有限资源向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倾斜集聚,用好用活新一轮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全州扶持7个重点村,共计490万元,集中打造一批产业成熟、收入稳定、管理规范的示范村,全州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70%。

坚持产业引领,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一是强化乡村建设,合力推动生态宜居。依托生态优势,实施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底蕴,围绕城郊融合、特色保护、集聚提升、易地搬迁等类型,整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等项目资金1.2亿元,着力实施了20个试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 36项,有效破解了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形成建设合力。坚持因地因户制宜,群众参与的原则,投资1034万元,稳步推进2680座户厕建设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和农牧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二是强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收益。立足脱贫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精准选择帮扶产业项目,并建立联农带农富农连接机制,带动脱贫户、监测户等稳步增收。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提升工程,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将中央衔接资金的60%、东西部协作资金的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实施各类产业项目106项,投入资金达3.43亿元,稳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发展青稞、油菜、饲草、果蔬“四个万亩”示范种植基地,高质量建设牦牛、藏羊、犏牛、生猪“四个万头”高效养殖基地,增加绿色优质农畜产品占比,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强化稳岗就业,确保政策落地落实。持续开展脱贫人口劳动力就业监测,跟踪掌握每户劳动力务工时间、收入状况等,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通过产业带动一批、省州外协作输出一批、帮扶车间(工坊)安置一批、以工代赈吸纳一批、返乡创业辐射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的“六个一批”方式,组织引导脱贫户和易返贫户实现就业,累计组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充分利用各县(市)产业园、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聚集效应,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仁市黄乃亥乡党委投资480万元建成黄乃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种植。其中,日秀玛村集体总收入达418.98万元,农业生产支出111.57万元。入股土地按照每亩300元分红,每户分红达3000元至16800元不等。河南县托叶玛乡曲海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牧户+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建立曲海酒店和富民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14.4万元,较上年增长42.5%,收益分红63万元。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