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全境属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是全省唯一全境纳入黄河流域的州,是“中华水塔”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境内分布大小河流156条,年均自产径流量28.7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8.8万千瓦。1平方公里的湖泊5个,库容达到10万立方米的水库7座,大小水电站27座。目前,全州共有河湖长461名,河湖管护员2827名。近年来,黄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在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维护河湖健康,保障水资源安全,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任和使命,全面深入推进河湖长工作走深走实。
一、拧紧责任链条,筑牢河湖长制工作坚实基础。一是高位谋划部署。严格落实双总河湖长制,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州级总河湖长,建立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实现河湖“一河一长”全覆盖。按期组织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会,发布州市县级总河湖长令5份,将河湖治理纳入州委全会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调整完善河湖生态保护目标,统筹部署全域治水、河湖管护及项目建设等任务,州市县主要领导始终坚守在防治责任最前沿,统筹推进巡河护河、管水治水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深入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督查指导、现场办公10余次,协调解决河湖岸线重难点问题12个。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州县两级河湖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查、考核问责与激励、评估验收、巡河、新闻宣传、工作联络员、联合执法等10项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聚焦生态保护同向发力,完善“一个体系、四长统管、九项制度”的“149”工作机制,将河湖长制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政府、河湖长办公室及责任部门,确保每条河流都有河长负责、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三是推动责任落实。设立河湖长制公示牌396块,明确河湖长姓名、职务、职责、管护目标、水系图、二维码、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拧紧各级河湖长、河湖长办和责任单位责任链、监管链、治理链,州直10个部门建立共建共管工作模式,落实党政同责,州市县主要领导主动履行管、治、保等各项职责,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在思想引领、综合协调及经费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力量,营造齐抓共管浓厚氛围。
二、扭住重点环节,激活河湖生态保护活力。一是夯实工作基础。科学编制黄河流域黄南段生态治理和保护、“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以及饮水保障、岸线利用、河道采砂等规划,动态修订“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制定“一河一策”、建立“一河一档”,推行“州县级河湖长一月一巡查、乡级河湖长一旬一巡查、村级河湖长一周一巡查”“三个一”巡河机制,有效解决管理界限不清、权属不明、责任缺位等问题,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供保障。截止目前,巡查河道9750公里,出动巡查车辆70余辆、8000余人次,组织巡河湖1.82万次。二是加强长效管护。整合生态管护员队伍力量,将巡河纳入生态管护员职责范围,2827名生态管护员成为专业巡河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聚焦重点水域、敏感河段等常发多发问题,加强各级河湖长有效监管,部署防范整治措施,引导约束全社会涉河湖行为。截至目前,现场复核完成涉河湖遥感图斑648项,清理河道垃圾600余吨,拆除违章建筑400平方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强化整治力度。建立河道采砂工作台账,重新规划、规范河湖区域内持证采砂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确保河道采砂工作有序开展。开展“清河洁水进行时”“清违整治回头看”“城乡环境洁净美”“携手推进大保护,共同治理母亲河”等攻坚行动,联动相关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截止目前,清理“四乱”问题648宗,整改率100%,高标准整改完成上级流域管理机构反馈问题103个。
三、深化综合治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是推进源头治污。集中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和规范整治,着力解决城乡排污问题,提速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年行动,同仁市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新技术示范项目、隆务河沿线污水管道建设完成率75%,尖扎、泽库和河南县城区污水纳管率达85%,入河口污染防治进度超预期。新建主管网4.5公里,铺设配套管网11.2公里,疏通排水管道17.6公里,改造和封堵排污口22处,4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流域9个断面水质均稳定向好。二是打造宜居环境。坚持规划与建设同步,编制完成黄河、隆务河、洮河、泽曲河等6条主要河流水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建成洮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尖扎县滨河公园、泽曲河湿地公园,河湖流域总体环境基本实现整洁优美、水清岸绿。推动河湖长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落实综合整治环境行政村286个,增配垃圾收集桶1951个、分类岗亭16个、专用车辆39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全覆盖,对流经38个镇村11条沟渠进行治理修缮,增添群众“生态就在身边”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补齐生态短板。统筹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与河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衔接融合,完成河道岸线划界,明确党政领导对河湖的管理范围,通过规划的强制约束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实施水生态治理、水环境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源地保护等工程,高标准建成隆务河水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及主要支流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扎毛水库灌溉工程、浪加水库工程、纳浪寺水库干渠维修改造等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治理河流总长度5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河湖湿地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