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丰硕……“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顺利完成。
连续跨越 站上“新台阶”
2月27日,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省全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
“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青海全省经济规模从2015年的2000亿(2011亿元)迈上3000亿新台阶,2020年达到3006亿元,年均增长5.9%。
经济总量跃升的同时,青海锚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质量也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粮食产量连续13年突破百万吨,2020年达到107.4万吨,创1999年以来的新高。枸杞、水产品产量年均分别增长9.5%和11.5%,牛肉、羊肉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0.8%和3.5%。绿色、有机、健康的“青字号”品牌更加亮眼。
工业方面,新兴产业拔节生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9%和18.1%,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4.5%、7.8%和5.7%。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占经济的比重稳定过半,2020年达到50.8%,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加速发展 开辟“新空间”
这五年中,有一组数据格外亮眼。“十三五”时期,网购兴起带动物流行业迅速发展,2020年我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较2015年增长2.9倍,快递业务量、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9%和33.4%。
线上购物应有尽有,线下生活精彩纷呈。“十三五”时期,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引领服务业新变革,全省城市商业综合体由2015年末的3家增加到2020年末的11家,青海人吃喝玩乐更尽兴。
3月9日上午,在新疆库车铁路货场内,正在装车的货物即将运往青海德令哈站。自去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开通运营后,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这条新开铁路运输,经济社会效应日益突出。
繁忙的格库铁路是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缩影。“十三五”时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10%,高于投资年均增速6.1个百分点。2020年末,我省民航通航里程较2015年末增长1.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023公里。
走在海西海南的戈壁上,块块光伏板相连如蓝色海洋。这五年,我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初具规模,2020年我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达到87.9%,较201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绿色打底 生活“新变化”
新春伊始,西宁市城北区的爱老幸福食堂里格外热闹。从养老设施到学校建设,“十三五”期间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9.3%、28.1%、27.5%。财政用于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的支出持续增长。
“十三五”这五年,鼓起来的还有青海人的钱包。2020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37元,比2015年的15813元增加8224元,年均增长8.7%,高于全国“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初春时节,漫步于秀丽湟水河畔令人心旷神怡。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十三五”时期,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生态保护投入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年均增长11%。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从305天增加到354天,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达标率100%,绿色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