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来自高原钢厂的 智慧生产“解决方案”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11     作者:芈 峤

1.jpg

数字化检斤指挥中心。本报记者 芈峤 摄

在位于西宁柴达木路的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一辆货运卡车满载着炼制钢铁所需的白云石驶向检斤区。

“请减速,停车!”

随着智慧语音指导,这辆货运汽车在称重台停了下来。司机贾德民熟练地拿出手机,将事先备好的二维码在指定区域刷码后,一份送货单打印生成。贾德民拿下记录着重量、批次、货号、产品、来源地等信息的复联,往驾驶室走去。

“这大冷天,亏了有智能检斤,要不非在车下冻个十几分钟。”贾德民穿着单薄,回到开足暖气的驾驶室后,再次在语音提示下驶出检斤区,驶向卸货仓库。

同一时间,在总机房屏幕上已经显示了此次检斤的详细信息,各个方位的摄像抓取让每次检斤过程安全、无误。

记者用手表大概记录了一下此次全智能检斤的过程,用时只花费大约2分钟。

检斤组负责人李宏广从手机App查看着目前的检斤状态:“目前,我们的工作人员只有远程操控室的3位,而全公司11台检斤衡器每天进行检斤1100辆车次以上,检斤状态和数字都在这里,一目了然。”

此时此刻,随着这批炼钢所需原材料的入库,西宁特钢的数字化炼钢从这一环节正式启程……

“西宁特钢在销售、采购、财务、成本、生产、质量、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应用等核心业务都实现了在线运行。”说话间青海西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建宁打开了数字化平台,只见物料信息、生产计划信息、排产信息、生产信息、质量控制信息,高炉、电炉,炉内的温度达到多少,成品钢材的质量是否合格,最终成品交货由谁来运输,交货最终谁签的确认书等,在一个小小的电脑屏幕前均清晰显现。

时建宁说:“通过‘十三五’期间各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投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显著的提升。”

回首2016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这位1964年起步的工业“老大哥”,面对市场、政策和未来,毅然决然关停了服役47年的“功勋电炉”,承担起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重任。当时,许多伴随企业成长的老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抉择,站在“功勋电炉”前甚至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而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企业在2018年完成了50万吨产能退出,还实施了体制机制改革、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改革力度可谓大刀阔斧。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伯影告诉员工:“西宁特钢是一家大型特钢联合企业,从原料入厂开始,经过炼铁、炼钢、轧制、精整直到打包出厂,产线非常长,产品品种繁多、物流也很复杂。想要有好得发展,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缩短流程、降低消耗和成本、减少污染、提高效率,淘汰传统工艺,彻底摆脱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这场改革,由企业自己动手,过程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为了提质增效,企业还拿出了一份智慧钢厂的生产“解决方案”。

现在,看着眼前硕大的厂房和为数不多的数字化操作人员,以及严格对标的成品,让人们看到了这位青海工业“老大哥”突围的决心和改革的成果。

近日,一条来自工信部的喜报传入了西宁特钢:西宁特钢入选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成为了我国众企业的数字化发展的典范。

但西宁特钢没有止步,来自高原钢厂的智慧生产“解决方案”还在不断完备,全智慧钢厂呼之欲出。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