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破冰青海日报记者 王十梅 摄
青海日报记者 李欣 王臻 陈俊 程宦宁 尹耀增 公保安加 王晶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2月19日,青海高原迎来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
“雨水”之后,天气回暖,降水量将逐渐增多;在降水形式上,雪渐渐少了,雨渐渐多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按古人的解释,雨水节气前后,冰雪继续消融,万物开始萌动,春意更加明显。而青海高原正处于“春寒料峭”之时,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但全省各地早已“萌动生机待绿田”。
在西宁市城中区总寨塬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蔬菜大棚里,随处可见种植户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施肥、有的在覆膜……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大棚里一片春耕备种的热闹景象。有着9年种植经验的孙军全早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他正忙着查看容器盘里培育的西芹苗。他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育苗,现在,西芹苗长势很好,再过30天左右,这些种苗就可以起苗出售了。
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下寨村的河滩处,村支部书记刘德有正带着村民在乡村振兴示范大棚里种植早熟高产土豆。抬头远望600个、面积达400多亩的大棚,处处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刘德有黝黑的脸庞上笑开了一朵花,“过年就在忙,一直忙到现在。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天气渐暖,风也变得温和柔顺。沉寂了一冬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措周乡措干口村的田间地头渐渐热闹起来了。对措干口的村民来说,春耕是新年中的头一件大事。一条条笔直的地垄将平坦土地分隔成几十块长方形的田地,村民们撒下有机肥、备好种子、安装了播种机。一头骡子被套好犁,一人在前面牵着缰绳,一人在后面扶着犁,还有一人在前面手捧一个盛满五谷的精致木盒,抓起一把把五谷撒向了四周,肥沃的田地被犁得哗哗翻动。
温暖的阳光照耀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气温逐步回升。在白扎乡东帕村的集中连片种植田地里,村民们走下田间地头,查看土地墒情,为今年春耕做着准备工作。乡村两级干部俄要在现场正在为全乡种植业发展,特别是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蔬菜大棚进行规划、选址工作。白扎乡党委书记陈鸿雁说:“今年我们打算继续扩大黑青稞种植规模,聘请海东市的农业科技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并在增产上下功夫,希望雨水可以多一点,这样我们的收成就会更好,百姓的日子就更有盼头!”
“我们已经储备了青稞籽种85万公斤,油菜籽种备12万公斤,加燕2号燕麦籽种15万公斤,储备有机肥36000吨、菌肥360吨……计划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小麦和青稞作物,5月上中旬播种油菜作物。”说这话的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农牧水利局综合办公室主任陈芳正。虽然春耕工作还没有开始,但是他们已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抽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具检修情况,还利用科技“四下乡”活动平台,为老百姓送去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安全知识。“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今年老百姓们能有一个好收成!”
……
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对于咱们青藏高原来说,由于地理气候的特殊性,虽然还未能下雨,但逐渐增多的雨夹雪天气,也是降水量增加的表现。我省的春耕也大多是从雨水前后开始,自东向西慢慢展开,从最东边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到平安区三合镇,率先开始耕种。同时,人们也会抓紧陆续返青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开始选种、施肥、播种等工作,为全年农业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