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工业观察:稳中求进落实处 “暖阳”之下开新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2-25     作者:芈 峤 王菲菲

1.jpg

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精馏塔吊装现场。本报记者 芈峤 摄

全员到岗、火力全开,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1100台单晶炉正在全线开启抢进度,拉晶、截断、开方、平磨、清洗……一切井然有序;

机械手臂舞动、科研力度加码,“黄河水电多晶硅”一线12英寸用产品施主杂质环比下降28.04%,产品产量与质量持续提高;

积极拓宽市场、创新销售模式,西部镁业1月高纯氧化镁销量较预算增加390.56吨,利润增加42.97万元;

……

春已立,新年始。行走青海工业生产一线处处新风扑面,各地区、各单位铆足干劲,“暖阳”之下开新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据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截至2月15日,全省6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58户复产,开复工率为72.5%,较去年同期高5.9个百分点。记者在走访一线企业、相关部门后也发现,我省各地面对挑战,多措并举、积极复工复产,传递出了工业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新讯号。

以投资拉增长,狠抓项目建设

2月16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一期的建设现场,桩机轰鸣、塔吊林立。作为2021年我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近期进入了建设“加速期”。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精馏塔的吊装,自涩宁兰天然气管线迁移顺利完成后,项目建设‘火力全开’,自此,在科学规划及合理管控下,企业将突破高纯晶硅行业内84天左右精馏塔施工期的极限,创造‘丽豪速度’。”计划组组长葛帅介绍道。

当然,极限的突破,离不开西宁市委、市政府及南川工业园区及国家管网集团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多方协商、技术协助终于完成了在企业施工范围内,长约11.2公里的涩宁兰天然气管线迁移,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当好了金牌“店小二”。

企业负责人张立表示,企业占地面积173.33公顷,计划总投资180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其中,一期5万吨项目已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中旬投产,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解决就业3000余人,产品全部转变为光伏发电系统后,每年可以节约1.2亿吨碳排放。

“2022年,我省将围绕构建‘3+3+4+10’产业体系,制定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实施项目攻坚提速行动,推动一批稳投资、促转型、增后劲的项目加快实施,努力以项目调优结构、以投资拉动增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省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同时表示,我省为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完善督导协调机制,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强化创新驱动,助力转型升级

2月18日,黄河鑫业有限公司炭素分厂一、四焙烧厂房按照生产计划开始炭块出炉作业,只见在焙烧多功能天车的精准操作下一个个炭块“完美”出炉。

焙烧是电解铝阳极炭块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企业结合自动化升级改造了运行11年的焙烧装置生产线。

“目前,我们每天每个厂房炭块出炉量达到307块,比改造前增加39块,全年增产近4万吨。烘炉阶段吨炭交流电单耗较改造前降低了14%,焙烧天然气单耗较改造前降低了29%。并且,随着自动化管控程度的不断加深,员工作业强度、作业环境得到明显降低与改善,一个厂房目前减少4名巡视工人。”焙烧生产主管李效锋在现场介绍技改后的变化。

黄河鑫业此次焙烧炉技改选用了当前国内先进的燃控系统设备,能够精准控制焙烧工艺过程,尤其是“炭素焙烧炉联通烟道陶瓷纤维整体模块内衬”,在我省铝生产企业中是首次使用,将为焙烧系统整体节能减排助力。

正是企业的不断创新驱动,产量、质量“双向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及经营业绩均取得建厂以来最优成绩。

其实,铝产业在青海工业几十年的发展中相伴相生,是青海的传统产业。时至今日,面对市场,青海电解铝企业在省委省政府及工信部门的推动下,不断做实内功,实现了老产业的“新发展”。

2022年计划已经倒排,黄河鑫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秉琳对企业提出了要求: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制约行业企业发展的技术短板,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尽快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取得突破,努力实现2022年更高质量的发展。

“2022年我省将围绕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循环化、品牌化方向迈进,推动创新要素向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加快工业经济由要素支撑向创新驱动转变。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方案落实,做强优势产业链

2月16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隔膜生产线员工正在检测室忙碌着,只见几位工人操作不同的检测设备,认真记录着每一次的检测数据。该生产线是锂电池隔膜的核心工序,产品质量的优良将决定整个电池的品质。

企业负责人谢新春介绍,去年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在攻克高原基膜7微米的难题上下功夫,终于攻克这一难题,使得基膜顺利投产,为企业在锂电行业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同一时间,同处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泰丰先行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据企业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占地约44公顷。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1万吨层状正极锂电材料生产线,实现全产线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届时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能密度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从“磷酸铁锂及相关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的做大做强,到对青海省千亿锂电产业基地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新一年的泰丰先行目标上墙,倒排工期 。谢新春表示:2021年,企业销售收入达31亿元,产量完成2.3万吨,实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我们要加快新项目建设从而对我省锂离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隔膜和锂电相关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利用青海省丰富的锂资源,增加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2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扩大锂产业规模,释放碳酸锂产能,提升锂电池产业水平……”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我省围绕打造光伏制造、储能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50吉瓦单晶硅等光伏制造强链项目建设,提升上游晶硅产能规模和产品质量,推进中游高效电池片、背板、聚光器等产品研发,开拓下游逆变器、储能电池等配套产品,延伸锻强光伏制造产业链。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