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无疆大爱托起心灵高度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22     作者:苏烽

是的

要拥有

一条大河的情怀

用大爱点燃一烛烛生命之光

直抵人性

情暖高原

……

——题记

因为一条大河,因为同饮一江水,两地人民有了永远割舍不断的深情厚谊。

“自古以来,三江源的人民呵护生态、涵养水源,赋予了我们滋生万灵的浩荡长江,多么无私,我们下游人民一直感念厚恩。”最近,我们采访陈水芳时,他如此感慨地说,“而今,为高原人民提供援助,那是我们江之尾的人民应该的、情愿的!”

2019年7月29日,陈水芳作为浙江援青医疗专家团的领队,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被任命为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开启了他和第四批浙江援青医疗专家团的医疗援青服务。

迄今,陈水芳像红柳扎根瀚海戈壁,已经第四个年头了。悠悠四年光景,他头上添了缕缕银丝,却始终无怨无悔,俯身躬行,上高原,走基层,进社区,用医者的一片仁心慈爱,亲手点燃一烛烛生命之光,为很多患者家庭送去了欢乐,为浙江青海人民同心共唱“大爱之歌”奏响了强音。

山高路远,两地情谊难阻“硬汉”高原心

陈水芳和海西结下的这份深情厚谊,还要从2010年浙江对口援青说起,也是从那时开始,浙江举全省之力,全方位开展对口援建海西工作,促进了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形成了浙江对口支援海西的特色经验和模式。

这十几年来的交融交往交流,浙江、海西两地结下了兄弟情谊。特别是在医疗援建方面,浙江省源源不断输送一批批技术能力过硬、素质高强的医疗专家支援海西医疗系统,助力海西医疗卫生发展与服务应用方面的发展,陈水芳便是其中的“翘楚”。

对于陈水芳来说,这并非他第一次参加医疗援助。从2003年起,他将自己大多数时间都奉献在了医疗支援的服务路上,从援助马里到援助菲律宾应急医疗救援,从“下沉”宁波北仑到支援青海。那一天——来青海的前夕,当浙大一院领导拨通陈水芳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浙江援青医疗队的一员时,他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了。

山高路远,挡不住浓浓深情。就这样,陈水芳背起行囊,从杭州萧山机场飞到了相隔2200多公里外的德令哈机场,没有丝毫犹豫,远方召唤着这位心怀大爱的仁者。

氧气稀、日照强、降水少、温差大……初到海拔3000多米的德令哈地区,高原上的环境对即便有着多年医疗援助经验的陈水芳来说依然是不小的挑战。但他“缺氧不缺精神”——尽管身体常伴着呼吸困难、头疼乏力、食欲不振、日夜失眠等不适,但他为尽快适应工作,每天坚持走路上下班,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走进医院走向患者,陈水芳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每天一上班,一大堆的事情摆在眼前,先部署安排繁琐的行政工作,接着查房、会诊、接诊、手术、业务技术指导、院长接待日,一项又一项工作接踵而至。在同事的眼里,他始终在思考医院的发展、考虑病人的救治、如何提升下属医生技术等问题。

陈水芳说:“我来了,就是带着浙江人民的嘱托来的,同援青医疗团队一起,沉下心来干实事。用有限的时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留下更多援建成果。”

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和舍我其谁、无私奉献的信念,陈水芳走马上任后,积极推进医院管理改革,健全制度,理顺机制,修订完善医院的行政、医疗、护理、应急等方面规章制度60余项。

使命担当,留下一笔永远带不走的“技术团队”和精神财富

让受援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青医疗队员的使命。经过多年援建,这里的硬件设施与诊疗环境已大为改善,但学科支撑和人才培养仍相对薄弱。

作为院长,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到了陈水芳肩上。几个月下来,心思缜密的他已经对这所医院的里里外外摸了个遍,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后开始“对症下药”,着手先从自己最拿手的呼吸内科“开刀”,一步步提升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于是,他一方面了解当地患者病情,筛查出合适的患者,动员他们来做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医院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手把手教导内科医生开展全州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开启了海西州人民医院无痛技术应用的新篇章。

70岁的葛大爷长期患慢性阻塞性肺炎,科室主任担心大爷的心肺功能做无痛支气管镜手术有一定风险,谁都不敢做,陈水芳便迎难而上。康复出院的那天,葛大爷向陈水芳不停地道谢:“这是我患病十年来,感觉最好的时候,不用时时刻刻吸氧,快走一段路也不气喘,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啊!”

综合内科主治医师宋宇鸿回忆说:“陈院长总是手把手教我们技术,刚开始,我拿镜子的姿势不规范,他不厌其烦地演示、讲解,直到我学会为止。”

作为呼吸内科的行家里手,陈水芳不仅运用技术为高原群众消除病痛,而且悉心带教当地医生,提升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经过两年多的悉心培养,他已为当地培养出4名掌握无痛支气管镜手术技术的医生,完成100多例无痛支气管镜手术,填补了海西州人民医院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手术的空白,真正将“医疗输血”变为“医疗造血”。

“从陈院长身上,我们看到了浙江援青干部人才的品质——实干和爱心。”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钱东去说,浙江10多年的医疗援助帮扶,已把80%以上三级医院的核心技术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当地,而陈水芳正努力通过数字化改革,把更多专家资源、核心技术留给了柴达木人。

陈水芳时刻牢记着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一刻也不敢倦怠。有时,当看到满脸疲惫的他从手术室中走出,钱东去忍不住念叨着让他多休息休息,可他说:“不要紧,我还能行。”

引入新技术,留下一支扎根海西、带不走的医疗队是陈水芳最希望看到的,经过一次次基层调研、反复思考,陈水芳组织信息中心、5G通信单位、第三方移动云平台及项目公司等举行多层面专家论证,规划建设海西州全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5G“一张网”移动信息共享平台。

眼下,“一张网”移动信息共享平台已经在海西州人民医院启用。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手机就能和专家线上互动、诊疗,实现了让柴达木地区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

扫码、测温……现今,走进海西州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从里到外便能感受到数字化建设带来的便捷,导诊医务人员对每一位进入大厅的人都笑脸相迎,感动式服务让前来看病就医的患者和家属有了不少“安全感”,一旁的智能门诊系统更是避免了患者走弯路,第一时间便能获得救治。

“两年前,来这里看病还要到窗口排队挂号,现在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前来看病就医的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村民石林俊对医院这两年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就医环境发生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浙江援青医疗团队的倾情帮助,更离不开全力打造智慧型现代化医院建设而付出努力的陈水芳。

大医精诚,为患者重新点燃一烛烛生命之光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援青四年来,陈水芳已经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他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病人,总是设身处地帮助他人排忧解困,扶危助困、慷慨解囊,只要力所能及,他总是能帮一点是一点。

家住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的史正英有切身体会,多年来因身患重疾,长期受病痛的折磨,让这位本是幸福家庭的人苦不堪言。“手术前,我们了解到治疗费需要10多万元。”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她儿子刘毅宗望而却步。

今年3月份,陈水芳得知后,一边安慰病人做好手术准备,一边向儿子刘毅宗保证这次手术的费用由“五复”红船关爱专项行动担负,让一家人免除了后顾之忧。3月22日,由他亲自手术,成功为史正英完成了双腿膝关节置换手术,直到手术结束,陈水芳才安心去休息。

陈院长常说:“医生除了看好病,还要有温度,我们要多为病人设身处地想一想。”海西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朝云告诉记者,每当接到任务,他二话不说,背起行囊,但凡有义诊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2021年5月30日,陈水芳走进患有重疾的困难群众马在乃白家,为这位19岁的女孩捐款看病,并联系了浙大一院骨科专家来海西为她做骨肉瘤根除手术,植入浙江援青指挥部捐助的价值7万元的3D打印假体。术后3天,马在乃白就能在助行器的支撑下缓慢行走。

这些年来,他的身影遍布整个柴达木盆地,他经常下乡义诊、热衷公益救助,满怀着医者仁心帮助困难农牧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援青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医生除了看好病,还要有情怀,有温度,我们代表着浙江的援青精神,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人。”陈水芳总是拿出自己的积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医院捐款、上缴特殊党费、红十字个人捐款等形式向青海疫区捐款2万元。

“能帮一点是一点。”这些年,他帮的远远不止“一点”,最大的单笔捐款有15万元,那是他获评“浙江大学好医生”的奖金。他把这笔钱悉数捐给了当地的困难农牧民。他告诉家人,这个奖项代表对他多年援青的肯定,所以把这笔奖金用来帮助困难群众更有意义。

为了能做一个好医生,为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陈水芳把责任、付出、奉献变成了一种自觉和习惯。

当发现医院里有不少腿脚不便、年老体弱的患者需要轮椅,由于当时整个医院里轮椅偏少,而且租借手续繁琐。他自费拿出3万元,找轮椅生产厂家购买了20把轮椅放在医院大厅,零手续借用。甚至为了方便患者,同意他们把轮椅带回家,用后再还回来。

……

从医30年来,这段援青时光无论是对于这位远到而来的“亲人”,或是对于和他朝夕相处、共同为海西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的医疗援青团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把最好的经历与回忆留给青海,把最好的技术才华、长效机制与精神风采留给青海,用真情实意和苦干实干诠释了一名新时代援青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