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交替,寒来暑往;
又到一年盛夏时,遥望不舍送君归。
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如“七”而归踏上归途,却在雪域高原上留下了初心践使命、实干勇担当的援青赞歌。
三年前,同样是盛夏的七月,来自3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6个东部省市和17家央企的301名援青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大美青海,接续推进对口援青重大战略。
彼时正值援青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他们的到来,延续着“缺氧不缺精神”的担当奉献,接续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书写着青海迈步新征程的崭新篇章。
三年,1095个日夜,他们的足迹遍布雪域高原,把援青“山海情”写满江源大地。
三年来,全体援青干部人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高地”建设“四地”需要,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团结奉献,为青海改革发展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实际
不断凝聚发展新动能
2019年,脱贫攻坚关键之年。
这一年7月,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踏上地理高地青藏高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荣使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铮铮誓言开启了自己的援青之旅。
这些来自东部省市的援青干部人才顾不得“高寒缺氧”“彻夜难眠”,白天走村入户跑项目,晚上伏案学习理思路。三年来,援青干部人才协调实施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旅游扶贫等重点领域项目694个。通过开展“携手奔小康”“万企帮万村”等活动,协调援派省市所辖市(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与青海省贫困县及所辖镇、村全部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以在支援地设立专馆专柜、产品展销中心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助力青海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路径。
聚焦打造“高地”建设“四地”,争取人社部、文旅部支持,出台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推动住建部将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列为“全国清洁采暖示范城市”;农业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帮助全省4家企业1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98家组织取得牛羊肉、枸杞等有机认证证书;山东团队发起援青文旅联盟,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中化集团助推海西州2家盐湖化工企业升级解困。
北京市帮助玉树藏族自治州建设高原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创建玉树牦牛区域公共品牌;上海市推动果洛藏族自治州建立起“公司+牧户+基地”的产业链模式,扶持79家农牧业产业合作社,推动建成17个牦牛藏羊养殖基地;江苏省与贵德县达成旅游全面合作协议;浙江省通过电商平台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近300种特色产品走向全国……立足受援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实施了一大批生态畜牧业、文化旅游业、特色种植业、商贸服务业等产业支援项目,累计签订产业发展、能源开发、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协议181个,同时围绕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有机畜牧等重点行业,做好青海政策资源优势与内地产业市场优势结合文章,助推受援地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持续为青海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累计实施各类援青项目1274项,落实援青资金约78.89亿元,东西协作资金12.6亿元。各支援团队通过“青洽会”,协调签约相关项目109个、签约金额510亿元,引进企业119家、总投资880亿元,援青资金成为支撑青海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生为本
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援青这条路上,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实践书写大爱,以行动践行初心。
作为一名曾经的重度骨性关节病患者,才让吉在北京援青医疗队员、副主任医师郝烨诊疗下,通过北京、玉树两地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家门口的玉树州人民医院完成了膝关节置换术,如今的她不仅能下地走路,甚至可以做一些简单家务。当再次见到郝烨时,才让吉将洁白的哈达敬献给心中的好“曼巴”。
为了让各族群众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各援青省市在青海省中医院和六州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帮扶,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22个,填补各州空白256项,受援医院全部完成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设,组建专科联盟28个,援派省市专家集中开展先心病、青光眼、包虫病等专项义诊筛查179次,常态化开展巡诊487次,惠及13.5万名群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三年来,用于学校建设、设施改善、远程教育等方面的资金超过10.6亿元,异地办班招生人数15993人。天津团队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时开办3个“天津班”,中高考科目全部由28名援青教师授课;上海团队打造西宁果洛中学教育发展基地,构建“上海—西宁—果洛”三级渐进式教师培训体系;江苏团队巩固异地办班品牌,近几年江宁高中海南班高考本科上线率均在97%以上;山东团队创新开展“医教协同”,打通医教人才互通共享渠道;浙江全力打造“杭州班”“浙江班”,教育援青正在为青海未来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投入,累计新建和改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37.25万平方米,修建农村道路635公里,帮助2.44万户群众改善住房条件,解决12.52万人饮水安全和1.3万户、5.1万人用电问题,累计为受援地提供就业岗位超过7.13万个。
援青为桥
深化交流交往交融
浙江省第四批援青人才、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陈水芳工作以来一贯是单位的“老先进”,2019年获“浙大好医生”称号并获15万元奖金,他自愿把它全部捐献给海西,资助了数十位贫困农牧民并捐献20辆共享轮椅。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几乎每周都安排基层义诊及走村入户帮扶,把援青温暖送到海西各民族同胞的心坎里。
三年来,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援青工作为桥梁,纵深推进授受双方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以文为媒,以旅为桥,积极开展“结对子、走亲戚、交朋友、手拉手”等文艺展演、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活动。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向外界展现了一个生态为本的青海;民族音乐剧《从黄河到长江》和《遇上你是我的缘》巡演广受好评;天津开展“石榴籽”计划,定期组织黄南州各类人才、青少年等到天津参观学习;浙江打造“两山”理论转化陈列馆、海西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北京建立两地师生常态化交流机制,“感恩祖国·圆梦北京”“京玉少年手拉手”等品牌深入人心。
签订省际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合作协议,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进一步完善了援青工作机制。各受援市州(单位)及时调整完善工作领导机构和议事规程,援青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中组部、人社部逐步加大援青干部人才选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组团式”援青规模。不断建立健全以州、县、乡结对帮扶为主线,以部门、产业园区、医院、学校、企业等多领域帮扶为补充的结对帮扶体系,促进援受双方各层面往来交流。积极实施“千人培训工程”“四个一百”计划,开设“援青干部大讲堂”,受援地干部到东部省市挂职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制定落实《青海省“人才+项目”支持服务办法》,明确柔性人才在青各项待遇保障,支持各市州(单位)借助援青平台,从援青省市柔性引进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推广“师带徒”等工作制度,建立帮带关系700余对,带动2500余人充实到教育、医疗和特色产业等领域中,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严管厚爱
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
前不久,教育部援青干部马嘉宾突发急性胆囊炎,通过绿色通道,成功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目前已经康复出院,他说:“虽然身在高原,但组织的关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口援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对青海的特殊关怀。为给广大援青干部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圆满完成使命任务创造良好条件,青海省始终坚持政治上关心关爱,事业上放手使用,生活上悉心保障,纪律上严格要求,始终把加强团队建设作为做好援青工作的重要保障。
省主要领导经常到援青干部人才驻地开展慰问,督促各受援地做好援青干部人才的身心健康保障,落实各项津补贴政策和休假、探亲假规定,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多次带队赴援青六省市和有关中央单位回访,听取意见建议,对接推进工作。
为了保证作用发挥务实有力,援青干部人才全部安排在青海所需、干部所能的岗位上,任实职、给实权、压实责,参与重大决策,实现从“参与式”到“植入式”帮扶转变;修改完善21项、新制定6项管理服务制度,制作《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手册》,研究制定集中考核工作办法,并结合各类考核情况,多次赴援派省市(单位),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且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同志,提出使用建议,助推成长进步。第四批援青党政干部已有186人提拔使用、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占符合条件人数的91%。
援青,是跋山涉水,是克服困苦,是在荒漠中寻路,是筚路蓝缕的创业,是溯源寻根的大爱。展望未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新一批援青干部人才必将不改初心、再赴征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负韶华、再立新功,为青海经济社会繁荣昌盛、山水人文交相辉映、高原儿女幸福安康、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