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诉讼的主动性高了,但负责人的‘介入感’‘参与感’却不高,出庭不出声、应诉不应答现象较为普遍。”7月4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直指行政案件及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审判视角提出意见建议,为行政执法开出一剂良方。
作为人民法院针对年度行政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的专题报告,行政审判白皮书以其独有的形式关注青海省依法行政状况,从2009年起开始发布已伴随法治政府建设同行14年。
这是我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以法治护航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用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推动人权法治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深化改革,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我现在真正体会到了检察官的价值!”作为一名员额检察官,今年7月,海北藏族自治州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央华在基层办案岗位已经有8年了。
她说,如今,在人员总数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海北州检察院从事办案业务的人员实现了增加,批捕、公诉办案周期也大大缩短。
这一切变化得益于司法体制改革所释放出的红利。随着跨域遴选、员额递补机制和员额基层任职制度的实施,如今,青海98.53%的入额法官检察官步入基层办案岗位。
公平正义行进在改革路上,也行进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感谢法官,我们现在有了美满的生活,夏天到了,我家新修了房子,想请你们来看看我的家。”6月8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接到当事人电话邀请,感谢审判团队对自己家庭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互助县法院把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作为推进司法改革创新和品牌创建的先导工程,家事审判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青海农牧区的新路子。
心中有百姓,改革有温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作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省份,青海坚持先试先行、迎难而上,探索出了符合省情实际的司改“青海经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如山承诺正不断实现。
从立案登记制改革到员额制改革,从司法责任制改革到诉讼制度改革……一个个看似陌生又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让无数个家庭、当事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司法权威、法律意识更快更广地在老百姓心中形成。
守护平安,
提升百姓幸福成色
“诈骗招数日新月异,网购诈骗防不胜防,要守好钱袋子,得从源头预防。”7月5日,平安青海建设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西宁市公安局的民警一边帮群众用手机下载防诈骗软件——国家反诈中心App,一边提醒群众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平安,是群众最朴素的愿望。我省各级政法机关始终本着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不断加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省政法干警全员接受教育整顿自我革命洗礼,2021年,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工作满意度为93.15分,较上年提高了1.92分。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33个,全省治安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群众满意度抽样调查显示,群众对扫黑除恶斗争满意度为96.86分,连续4年保持稳步上升。
“要不是警察帮忙,我辛苦半辈子攒的钱就打水漂了!”6月份,在我省公安机关举行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害群众被骗冻结资金集中返还现场,张先生激动不已紧紧握着警察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青海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全面防范,省公安厅组织部署全省8个市、州公安机关举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害群众被骗冻结资金集中返还活动,期间集中返还受害群众被骗资金535万元。
多年来,我省在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的同时,在着力提升破民生“小案”能力上下功夫,依法坚决打击“盗抢骗”“食药环”“黄赌”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一件件民生小案“快侦、快破、快追赃”,让群众真正享受“平安红利”,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省统计局群众满意度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2.87分,连续9年实现稳步提升。
司法为民,
给群众满满获得感
“我以前办理过一次公证业务,来回跑了好几趟,没想到现在一趟不用跑,在网上提交资料就办完了公证。”前几日,通过“青松办”App办完公证业务的高先生赞不绝口。
全省政法机关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审判机关积极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加强巡回办案,建成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覆盖全省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推进“青海移动微法院”建设,实现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在线调解;
检察机关全面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综合性、便利性、多元化“一站式”法律服务,多形式开展涉民生检察工作,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探索“智慧警务”新模式,全力推进“阳光警务”平台建设,建设青海公安“智慧警务室”,推出移民和出入境服务管理、户籍制度等100余项便民利民措施以及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车辆抵押登记“快捷快办”等新举措;
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推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工作,以“12348”青海法网为中枢的网站集群初步形成,服务终端不断延伸。
“带娃也要依法!”今年3月,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上诉案件时,针对监护人还未让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行为,发出首份“家庭教育令”。
我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法治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
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公正审理各类案件,强化生效裁判执行,深化公益诉讼检察“青海模式”,完善社区矫正、国家赔偿和法律援助制度……随着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