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绿电交易,市场化时机已成熟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11     作者:王菲菲

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青海最耀眼的“金名片”,也是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

然而全清洁能源的利用依然面对诸多实际挑战,其中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就是实现“全绿电”梦想的关键一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供给侧,为促进新能源消纳,要求新能源企业加大投入,配套建设或购买储能等调节资源,降低功率波动等负面影响。因此,在引导和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需要由政策扶持逐步过渡到市场激励,通过市场机制为新能源打造稳定的“助推器”。

而在需求侧,相关行业和企业则表现出对全清洁能源使用的极大兴趣。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提出绿色电力使用的目标;中铝青海分公司等传统工业企业,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有效满足企业绿色转型的“刚需”。

由此,绿电交易,市场化时机已成熟!

作为青海省电力市场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绿电交易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成本的市场化分担机制,促进全社会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充分反映环境价值、促进新能源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供需两侧共赢的目标。

从无到有:

技术与市场要“双管齐下”

未来社会,能源变革是必然趋势,绿电将成为主要能源。

凭借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蕴藉的巨大潜能,青海成为发展清洁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首选区域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电力装机432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2673万千瓦,占比由2016年的32%提高至61.8%,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过半的行政区,新增电力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开创全国先例。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双碳”的战略部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既要发展,又要保消纳,技术与市场就要实现“双管齐下”。

在市场交易正式开启之前,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将开启我国绿电消费的全新模式。

那么,何为绿色电力交易?

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乔栋平介绍:“绿色电力交易是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电力中长期交易,用以满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出售、购买绿色电力产品的需求,并为购买绿色电力产品的电力用户提供绿色电力证书。”

在2021年“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中,就有与会专家提出,对实现“双碳”目标而言,消费端的清洁能源替代与生产端的清洁能源供给同等重要。

在此背景下,启动绿电交易可谓恰逢其时。今年7月24日,青海绿色电力行动成果发布暨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标志着绿色电力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首次绿色电力交易组织8家新能源发电企业与2家电力用户,成交电量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万吨。

“以前青海省内电力市场交易只体现了电能量价值,如今,为了有利于建立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绿电有了专属交易通道、体现了绿色环境价值。”乔栋平说。

按照“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市场架构,绿色电力交易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e-交易”平台上统一组织。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青海电力交易中心部署了“e-交易”平台,开设绿色电力交易专区,实现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纵向数据贯通,提供“一网通办、三全三免”绿色电力交易服务。

2021年,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339.16亿千瓦时,外送100.28亿千瓦时、省内交易155.98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参与市场化电量占比75.6%。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逐步扩展,为青海绿电交易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将为青海新能源发展树起了又一崭新里程碑。

更进一步:

让绿电的环境价值充分体现

我们买电,买的到底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是照亮万家灯火的能量。”“是让工厂的机器运转生产的能量。”

……

这些回答都没有错,都属于电的电能价值。

不过,从现在开始,电又拥有了另外的价值——环境价值。

而环境价值,就是通过绿电交易体现出来。从此,新能源企业每发一千瓦时电,就具备双重价值,这也是绿电交易价格主要包含的两部分。

青海省目前已投入平价光伏电站8座,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预计7-12月上网电量3.6亿千瓦时,剔除参与省间绿色电力交易电量外,2022年青海省内可组织绿色电力交易电量3.2亿千瓦时左右,环境价值按2-3分钱预估,可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收益640-960万元。

通过市场机制发力,企业愿意为绿电的环境价值支付费用,绿电交易正在撬动新能源消纳的巨大潜能。

目前,对于购买绿电的用户,一部分是外向型企业通过使用绿电,赋予产品绿色属性,增加国家产品销量;一部分是高度社会责任感企业,自愿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还有一部分是高碳排放企业,希望直接使用绿电来减少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乔栋平说:“目前,青海省绿色电力交易仅组织未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政策范围内的新能源电量参与交易,当然,若已纳入附加补助政策范围内的风电和光伏电量自愿放弃领取补贴,也可参与绿电交易,其绿色电力交易电量不计入合理利用小时数。”

想要反映绿电的环境价值,就要增强绿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今年7月,黄河公司鑫业公司与省内23家新能源电站签订2022年至2027年绿色电力交易框架协议,签约交易电量18.6亿千瓦时。同时,鑫业公司还与4家省内光伏发电站达成2022年8月绿色电力交易双边协议,成为青海省电解铝行业绿电交易的先行军。

“通过‘e-交易’平台开展绿电交易,获得绿色电力交易凭证,将加速推进鑫业公司与国际铝业标准接轨,实现绿色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待协议全部落地后,鑫业公司电力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自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将首次突破75%,达到省内电解铝行业最优水平。”黄河公司鑫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实现清洁高效发展。

乔栋平表示,买家和卖家需求完美契合,绿电交易势在必行,而电力用户绿色转型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出更为持久的内生动力。

融合发展:

电—碳市场联动备受关注

绿电交易作为促进新能源电力消费、体现环境价值的新型交易品种,在“双碳”目标背景影响之下,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军企业、出口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青睐。与此同时,企业如何认证其环境价值也备受关注。

对此,乔栋平解释:“想要实现新能源的环境价值,目前可通过绿电交易和绿电溯源认证体现。用户从源头购买绿电,完成交易后便同步获得相应的绿色认证。我省组织新能源电站与用户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在电能量价值的基础上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为用户颁发绿色电力交易证明,通过‘证电合一’的交易模式,实现绿色电力交易品种优先组织、优先执行、优先结算,满足了用户主动购买绿电的需求。”

正因如此,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中所体现的环境价值,既能引导、激励新能源企业的投资发展,也将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如何推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形成合力,实现1+1大于2的目标,仍有不少挑战。

“建立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运作机制,重点在市场空间、价格机制、市场政策方面加强协同,在绿色认证、数据方面加强联通。探索绿电交易与CCER政策衔接,防止环境属性的重复计量。未来,随着碳市场的发展,绿电交易有望纳入碳排放指标管理体系,绿电需求扩大的同时,市场规模也会不断扩大。”乔栋平说。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青海做出了这样的行动:开展清洁能源直接交易和开展中长期分时段交易。

今年7月,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全省大中型水电、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市场化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通过缩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频次为市场主体提供合同偏差调整手段,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保障电力供应和价格稳定,促成新能源交易电量16.8亿千瓦时,水电24.42亿千瓦时。

组织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用电企业与4座光伏电站和4座风电场开展中长期分时段电力交易,按照“时段不同、价值不同”的原则,发挥市场手段,拉大峰谷价差,推动中长期交易由电量交易逐步向电力交易转变,引导市场主体合理调整发用电策略,以市场机制引导发用侧协同互动,推动电力市场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转变,达成交易电量0.3亿千瓦时。

如今,绿色低碳理念正逐渐向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渗透,青海正在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电力行业清洁低碳发展中阔步前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海力量。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