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畔,只见流水潺潺,清澈湛蓝。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林秀莲漫步在湖畔步行道,说起现在的环境很是满意:“现在明显感觉德令哈雨水多了,空气好了,天更蓝了。”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份,海西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7.5%,同比上升5.5%;PM_2.5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各项污染物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SO_2浓度下降53.3%,NO_2浓度下降43.8%,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幅度位居青海省第一。
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这得益于海西州持之以恒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州环境质量提质增效的“压舱石”。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海西既是青海省资源丰富的“聚宝盆”,同时也肩负着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当下,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编制实施“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成为破题的关键。
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是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在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沿着巴音河畔,记者发现每隔几公里便有一处监测站,这里实时记录着每日的水质情况,一旦发现有污染源就会自动上报到中心平台,以便迅速开展管控和治理。
过去,因为缺乏相应的环境管控和准入要求,巴音河河道及两岸时常会有各类生产生活垃圾堆积,尤其是上游的砂石厂、砖瓦厂产生的废弃物,让这里不堪重负。
“我们就是要从源头上遏制各类环境污染因素的产生。”海西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包生良告诉记者,“自从2020年12月31日《海西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发布实施以来,我们便根据方案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146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2个、重点管控单元61个、一般管控单元13个。”
与此同时,海西州生态环境局还按照对不同单元区域确定的开发目标或功能定位,针对其环境的自然条件、问题和环境质量目标,确定了具体环境管控或准入要求。
以巴音河为例,自方案实施以来,根据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定位,海西州将其划入优先保护单位,除相关生态修复及水源地建设项目外,严禁其他项目在该区域开发建设。过去两年来,巴音河流域面积不断增加,水质达到国家Ⅲ类,对城市涵养水源、区域气候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变化的不只是巴音河流域,今年以来,随着“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举措的深入实施,海西州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实现了多点防治、集中防控的有效机制。
翠绿的行道树依次排开,在翠绿相拥、连绵数公里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工厂整齐有序地排列开来……盛夏之际,沿着德令哈市机场公路向南行驶10公里,记者来到德令哈工业园,这也是海西州“三线一单”划分的重点管控单元之一。
“以前,这里可没有这么漂亮。这边都是厂子,好多庄稼还没到秋收都已经烂在了地里。”种植户马海录在这里种了20多年的地,回忆起过去的场景,他依然记得工厂里排出的粉尘厚厚的盖在庄稼上。
现如今,园区里高耸的烟囱飘出淡淡的青烟,周围绿油油的庄稼地和各类绿植长势良好。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海西传统老牌工业企业的扎堆地。近两年来,通过对园区内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入园,园区入驻的企业增加至150余家,行业类别也从过去单一的盐碱化工拓展到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生物等产业百花齐放,实现了大变样。
眼前的变化,正是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实施“三线一单”系列举措,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成果落地应用的一个缩影。
“过去,我们只能收拾‘烂摊子’,对于污染防治只做到了‘治’,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西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永顺介绍说,“利用‘三线一单’成果,我们把重污染高能耗项目予以劝退,尽早介入,切实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效率,也为一批优质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
德令哈13.5万千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年处理60万吨多金属混合精矿粉分离项目、格尔木东台10万千瓦风电项目……目前,《海西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发布实施已接近两年,成果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规划环评审查工作中,在优化规划布局和项目选址选线、预判环境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海西州将继续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反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线一单”成果的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服务海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推动海西“四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