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西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19     作者:通讯员 贾权军

“大通县长宁镇东村二村的400多位村民用水遇到难题,今年村里已经停水20多天,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今年3月,西宁广播电视台“作风聚焦”专栏报道了该问题,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下发督办通知,实地跟踪监督,及时跟进县水利局、长宁镇和东村村委会,经了解情况沟通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改建蓄水池、更换管道、加装计量设备,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消除了群众烦恼。

群众急难愁盼就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西宁市深入推进“转作风 树新风 建设新青海 迎接‘二十大’”专项行动,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为切入点,紧盯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活动。制定印发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市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41家三产龙头企业进行包保,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做好企业的“服务员”、项目的“协调员”,梳理包保企业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涉及融资困难、用工短缺等方面具体问题54项,已解决10项。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抓总链,各市级领导抓分链的“链长制”招商模式,梳理确定产业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69项,对接企业85家,落实重点招商项目9个,总投资683.42亿元。

群众关心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整治和纠正什么。西宁市纪委监委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坚持专项整治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的监督方式,运用“基层作风监督举报二维码”,广泛收集干部作风问题。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监督举报87件,办结问题62个。充分运用“西宁评议”公共服务评价系统,对全市3000余个机关科室、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纳入评议范围,采用“事中现场评、事后跟踪评”模式,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为“督办清单”,推动整改“不满意”评价200余件,架起作风建设群众桥梁。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针对业务政策宣传方式单一的问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住房公积金服务进房企”助企惠民专项行动,进行了政策解读和现场受理服务。

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组建市县区100余名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设立11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创建营商环境监督联系平台,公布西宁市营商环境意见建议二维码,发放2万张营商环境监督联系卡,以“一卡一码一平台”监督系统,打造营商环境监督“直通车”,深入纠治营商环境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西宁市医保局通过医保信息平台核查参保人员49人,对32人存在社保卡异地购药违规套现行为上报省医疗保障局分析研判后依法依规处理。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西宁市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采取“室组地”联动的方式,通过“体验式”“蹲点式”“暗访式”等形式靠前精准监督,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做到优先研判、优化处置,全面压实责任。各巡查组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任务,常态化巡查+专项巡查+机动巡查相结合。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巡查组发现并反馈问题28个,推动完成整改21个。通过“西宁评议”“西宁市营商环境意见建议二维码”受理群众投诉26件,已妥善办结16件。

“我们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解痛点、畅堵点、疏难点,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底色更亮、安全感更有保障。”西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