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曼巴小马”的 泽曲恋歌 ——记2022年“最美医生”、 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马文义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0     作者: 公保安加

image.png

青海日报记者 公保安加

8月19日中午,我们终于拨通了远在北京的马文义的电话,从偏远的泽曲草原来到首都北京参加如此盛大的表彰会,他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

此前,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十名个人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入选,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马文义名列其中。

其实,对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尤其对黄南州来说,马文义的名字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他扎根泽曲草原27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深刻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早已被人们广为传颂,在他工作和生活20多年的泽曲草原,牧人们为他立下了一座心碑。

一份执著,

开启欣欣向荣的篇章

在表彰会前的记者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问,马文义抚今思昔,细数泽库县医疗卫生发展的点点滴滴。他说,这些年,在政府的关心和政策支持下,随着医改的推进,泽库县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靠着县医院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医疗团队,在三四类手术的基础上,二类手术也不在话下。

回想20世纪90年代,医学专业毕业的马文义,被分配到泽库县乡镇卫生院,此后,他先后到县藏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工作。

刚来到县医院的他,被医院当时的医疗条件弄得瞠目结舌——医院只有一口高压锅用来消毒,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根本满足不了无菌标准。

脑梗、心梗几乎无药可治,更无设备可查;外科、妇产科、内科等重点科室全部混在一起,儿科几乎只是个“空壳”;产妇难产大出血,没法医治,就得转院,母子两条命,撂在路上,可怜……

身为救死扶伤的大夫,在患者最需要时却束手无策,这一幕幕深深刺痛了马文义温热的胸膛,一股迷惘无端在胸中涌动。

工作之后,马文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事业的热爱,在省会西宁的医学院和三甲医院学习进修。其间,也多次获得调离的机会,到医疗技术和生活环境更好的省城工作。

他也曾考虑过调离,甚至着手办理工作调动手续,但每一次,都鬼使神差地放弃了机会。他知道,自己的心早已扎根在了泽曲草原,因为他习惯了那里的一切,包括3700米的海拔、零下2.4摄氏度的年均气温和漫漫长冬,习惯了被牧民“围”在办公室,“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习惯了24小时开机,无时无刻准备着接听牧民打来的电话……

既然决心留下,就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情。在医院硬件设施慢慢趋于完善的同时,马文义和他的同事也不断完成许多过去不敢想象的诊疗,甚至屡次填补县医院的“空白”,比如,开展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我们绝不允许把可以治愈的病人推到别处。从人才队伍的培养,到软件硬件的完善,我们所有努力,都是在为未来建立一种信心,全体医务人员对自己行业的信心,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尊重和自豪感。”谈起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马文义感触颇深。

今天,泽库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几年前,老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是3700平方米,搬迁新址后的今天已增加到10580平方米,随着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的建设,面积将扩大至20000多平方米。

一路感动,

扛起大医精诚的担当

马文义是一名回族,但是多年的牧区生活让他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藏语,这在无形中使得他和牧民的心走得更贴近。在泽曲草原,这个被牧人们称作“曼巴小马”(曼巴意为医生)的回族医生几乎家喻户晓——不论是上班,还是在家,病人一叫就出诊,病人一到就看病。来县医院看病的牧民,多半都会先打听打听“曼巴小马”在不在,甚至许多牧民的手机里,都存着“曼巴小马”的电话号码。

在泽曲草原,马文义常被牧人的善良和淳朴而感动。同样,泽曲的牧人们也在“曼巴小马”的医者仁心里感受着由心流出的温暖。

走进马文义的办公室,立在墙角的衣架上,挂满了牧民献上的哈达,像一座小山包一样。整面墙被镶了边框的感谢信和锦旗覆盖。他说,“这不是荣耀,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一种尊重。只有看到自己献上的哈达和感谢信还在这里,牧民们就会觉得曼巴已经接受了他们的感激和敬意,我们之间相互的感情才不会疏远。”

独自工作和生活在泽曲草原,读书、听音乐、散步、爬山,成为了马文义工作之余的消遣。他喜欢独自一人,绕着泽库县环城路,走上一圈又一圈,来缓解一天中所有的紧张和压力。

有一次,马文义独自一人在山上遭遇暴雪,在山里迷路。恰巧遇到一户牧民,“他们赶紧用炉子生火,端出馍馍,拿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还用摩托车送我回县城。”至今,马文义对此记忆犹新。

诸如此类的许多故事,在马文义心中凝结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他将这份情感化作仁心仁术,唯此,才有了面对患者时的大爱和担当。

34岁的杨乐吉是泽库县泽曲镇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拮据,肝包虫病足足拖了20年,后来病情恶化,不得已之下赶往省级三甲医院就诊,却被告知需要4万元手术费,无奈,只得经过简单的治疗后回到泽库县人民医院。了解到情况后,马文义通过政策,减免了她的医疗费用,并带头捐款,凑齐了手术费。“是‘曼巴小马’救了我,他为我做的手术,我的病花了不到两千块钱就治好了,我们全家感谢他。”回忆往事,杨乐吉眼神中流露出感激的光亮。

有一年春节,马文义原计划大年三十晚上回西宁,到初四上午返回泽库。这短短的三天四夜,因为两度出急诊,他竟然往返西宁-泽库6趟。谈起这件事,马文义说,“很难得和家人小聚,我也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但是作为医生,我又不能不回去。”

一腔热血,

谱写敬佑生命的赞歌

马文义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

回想起来,听到马文义这个名字,大概是在6年前的暮秋。那时草原已由绿变黄,风头也变得犀利了许多,我们通过泽库县委宣传部,和马文义约定了时间,不料,却因为一台接着一台的急诊手术,不得不暂时搁置,心有不甘地“打道回府”。

正式面见马文义,是在次年4月初,那时的泽曲草原依然是一片金黄,只有低头端详,才能从枯黄的草丛里发现一两片充满生机的绿叶。那次,泽库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喇海林带着我们走向医院四楼东头的院长办公室,却被满满当当挤在办公室候诊的人群隔在外面。不得已,我们随手拉来一把椅子,站在上面,越过人群拍下了几张照片,以此作罢。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采访多半被安排在夜里。即便如此,也时不时被突然造访的患者和牧民拨来的电话打断,在采访进行到“紧要关头”时,马文义总是急忙告别,匆匆赶往医院,留下执着的我们和无奈的喇海林。

断断续续的交谈进行到第11天,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那次采访,其间,马文义开展了一次对特殊患者的回访诊疗,邀请我们同行。

那天的目的地是多禾茂乡一条偏僻幽长的山沟。我们跟着马文义,沿着冰雪消融后的泥泞小路,走进措多贫寒的家中,老人凄苦地躺在西屋的床垫上,当她翻过身来,臀部和双腿内侧溃烂后尚未愈合的三个大洞令人心悸,马文义仔细查看着里面泛红的鲜肉是否在成长,并叮嘱措多的丈夫按时来医院取药。

措多已瘫痪十年,由于长期卧床,臀部皮肤严重溃烂,住进县医院时,已是病入膏肓,家里人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好在经过近三个月的悉心救治,措多的病情一步步趋于好转,直至可以在家里进行恢复性治疗。

措多住院期间,马文义亲自制定了诊疗方案,在全力诊治患者的同时,在政策范围内减免医药费用,并发动全院职工捐款,资助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

临别时,马文义从衣兜里掏出一叠钱,塞进措多手中,用藏语反复叮嘱后才走出房门。从头到尾,措多的丈夫除了殷勤地往客人的碗里添奶茶外,始终默不作声,他只是远远地跟在大伙儿身后,一直从半山腰送到大路旁,当车辆驶出很远时,他依然站在那里……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