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把“论文”写在土乡大地上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3     作者:陈 俊

截屏2022-08-23 11.07.15.png

“田间课堂”授课。通讯员 互组 摄

青海日报记者 陈 俊

34年,他始终奋战在基层农业第一线,坚持把农业科研论文写在土乡大地上,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和力量,让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

1988年7月,杨有来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分配回老家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事农作物育种、栽培和技术推广等工作。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生活,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

工作之初,杨有来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逐步解决我省小麦品种主要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培育出的老品种,解决新品种推广项目少,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口粮作物增产增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以后,杨有来团队成功培育、推广的旱地小麦品种“互麦13号”、水地小麦品种“互麦14号”填补了青海省小麦品种培育滞后的空白。

据统计,“互麦13号”一年就推广种植了16666公顷,前后累计推广面积83333公顷,每亩增产34公斤,有效破解了制约小麦作物增产增收的瓶颈,成为乐都、民和、化隆等主要农业区群众最受欢迎的小麦新品种。“互麦14号”则在海西被推广种植了10年,成为柴达木盆地粮食作物发展的“助推器”。

同时,他还致力于蚕豆新品种的研究选育工作,由他担纲选育的蚕豆新品种“青海11号”“青海12号”均获得业内及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青海11号”更是获得“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他成功选育出新品种互麦18-2、互麦19-22等多个小麦新品系参加省级试验,在全省水、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抗病性、丰产性上表现突出,审定后已在全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还记得2010年夏天,他负责在塘川镇上山城村、下山城村基地开展试验,当时正值油菜花盛花期,可是连着几天的大雨,眼看盛花期已过但去杂任务迫在眉睫,他在雨中为乡亲们讲解田间去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着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披着雨衣穿着泥靴,冒雨在地里整整工作三天,将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解决掉,成功保住了试验田里的科研成果。

34年如一日,走遍互助县的山山水水,给农民和技术人员授课200余次,听课人数达3万多人次。每年在农民的承包地里亲自试验、示范,教农民科学种田,受到农民和基层干部的衷心点赞。

那是冬季里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他到五十镇北庄村进行科技培训。当时学校的土操场里,坐满了当地的群众。看着全场四五百名村民很认真地听讲,村民对科技的渴望和期盼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原计划1个多小时的课,愣是让他讲了5个多小时。从一个作物讲到另一个作物,全场没有一个人走动,也没有一丝杂音。

大田作物试验,首要是开辟试验基地,作为互助县浅山地区基地的主要开辟者,杨有来用脚步丈量了彩虹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长年累月的上山下洼,杨有来把自己原本正常的一双脚走成了“平板脚”。常年高温天气作业抑或披着雨衣干活,落下膝关节疼痛、腰椎疼痛的毛病,面对家人的“心疼责怪”和外人的“不可思议”,他总是坦然一笑,说这是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使命。

34年间,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试验中度过。粗略估算,他一年要承担10多项试验,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试验200多项。

作为一名党员,参加工作34年来,杨有来是业界公认的全省参与田间试验最多、立足基层一线给农民讲课最多、小麦育种成果最丰厚的一名农业从业者。他将农业实用技术传播给当地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他不断把农业科研成果反哺给养育他的河湟大地,而当地群众更是亲切地称他为辛勤耕耘在土乡农业战线上的“孺子牛”。

34岁时他就成为高级农艺师,是同批次评定中最年轻的一位。2014年被评定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翻看他先后获得的一本本中国农学会会员、青海省农学会会员、互助县种子协会会员、互助县农作物品种审查小组成员等证书,是一名“沉”在基层一线党员、农业科技工作者书写的“论文答卷”。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