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多次拒绝工作调动,坚守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黄河源头;她心怀群众疾苦,奔波三百多公里为牧民送上看病钱;她强忍阵阵头痛,去世前仍加班整理待督办的政协提案……
她叫索拉,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政协办公室原主任,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39岁。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索拉用生命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1982年1月,索拉出生于玛多县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乡村教师,父亲是民政干部。从索拉记事开始,阿爸都在为了牧民的事情奔波,每天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在索拉12岁那年,阿爸在从乡上返回县城的途中发生了车祸,因公殉职。
出殡当天,索拉没想到,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赶来送阿爸,就像对待一位英雄那样。“成为一个像阿爸一样让群众信赖的人”,自此,一枚沉甸甸的种子种在了年幼的索拉心中。
2007年,索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县检察院、县委办公室、县教科局工作,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从一名秘书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从一名安置生考录为国家公务员。
在玛多全县集中精力脱贫攻坚期间,时任政协办综合室主任的索拉,经常到单位联点村走访,当得知帮扶户秀毛家的孩子考上高中,一时因拿不出学费而发愁时,索拉自掏腰包捐出2000元,帮助孩子顺利上学;了解到没有牛羊的贫困户扎西,靠打零工供三个孩子读书,索拉联系熟悉的房屋装修老板,让扎西跟着学会了装修和木工的手艺养活一家人,成为了扎西口中的“亲阿姐”;在黄河乡唐格玛村,身患胃癌的66岁藏族老人昂智申请了救助金,急需这笔钱去西宁看病,却因行动不便无法来县城领取。索拉得知后,来回奔波300多公里,将2000元救助金送到老人手中。
“索拉是以心换心地在真帮实扶,她总是看到困难群众就心疼。”不少与索拉一同下村的干部都不禁感叹。
在政协工作的这些年,索拉主要负责落实“沪青慈善牵手果洛行”项目,其工作内容就是要把该项目打造成政协部门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让每一份帮扶资金、物资落到实处,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与有关乡镇和政府部门积极联系,细心筛选受助群众,累计落实扶贫助困项目资金190.7万元,使857户困难家庭、180名困难大学生、33名妇女“两癌”患者、10名重度包虫病患者受益。
“有什么困难你就给姐姐说……”是索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凡是身边有困难的人都能感受到索拉的温暖。同在县政协办公室工作的祁栋回忆,自己刚来玛多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有时吃不好、睡不着,心里时常想家,索拉常常把他们这样的新人聚到家里加餐,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开导,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开朗和勤勉尽责所感染。
2021年5月22日凌晨,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索拉来不及向家人报平安,就匆忙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抢险救援中,她主要负责物资接收、调配、发放等任务,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时。“很多物资凌晨才能到,她就24小时在帐篷里待命,通宵达旦登记发放物资,我们都开玩笑叫她‘女汉子’。”玛多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万代扎西感慨道。
布满血丝的双眼、蓬乱的头发、晒黑脱皮的脸颊,是索拉在抗震救灾期间的真实写照,连续工作也让索拉身体虚弱、头痛不止。面对同事的关心,她只是笑着摆摆手,倒出几粒随身携带的药丸送进嘴里,“没事,吃个药就好了。”在索拉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清晰地记录着每一笔物资的接收与分发、每一个临时救护点的人员和物资数量……正是这样一份责任与细心,确保了每一批救灾物资精准无误、及时送达受灾群众的手中。
一直以来,索拉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她省吃俭用,一边供着弟弟妹妹上学、成家立业,一边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她也曾向家人许诺,要替阿爸把亏欠家人的爱补上。
可作为母亲,索拉对儿子的照顾少之又少,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她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翻开手机,儿子的照片除了作为屏保图片,相册里满满都是工作照,找不出一张与儿子的合影。
面对儿子时常问及妈妈为什么总是不能陪自己,索拉在口中轻描淡写地回答:“咱家有个家风,就是不能只顾自己,要为了更多的人而活着,等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索拉去世后,她的家人来到办公室收拾遗物,拉开办公桌手边的第一个抽屉时,一个接一个的药盒映入眼帘,有的是已经吃完的空盒子,有的还没拆封,“她从来不说自己不舒服,谁知道办公室里竟藏着这么多药。”
2021年11月22日,果洛州委决定追授索拉“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发出“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索拉同志学习的倡议书”。2022年,索拉先后被授予“青海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年8月,索拉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索拉用生命诠释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青海形象,更践行了“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就像一朵扎根人民土壤上的雪域“格桑花”,长久地盛开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