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湖畔有株“海乳草”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07     作者:咸文静

8月26日,星期五。北京师范大学怀来综合实验基地。

早上8点,王欣烨开始新一天的学习。作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20级的博士研究生,在这段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中,她的目标就是学习室内13C同位素标记实验,原因很简单——“以后应用到我们站上”。

让王欣烨牵挂的研究站是两千公里外的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如今,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和那幢鸟岛旁的灰色小二楼联系在了一起。

“我来研究站两年半了,承担了4个台站的数据获取和监测仪器维护工作。除了日常工作外,每年5月到9月的生长季,每月要在各个台站进行一次野外调查工作,白天进行植被调查、采样等外业工作,晚上进行植物分类、冲洗根系,样品烘干等内业工作。”干练的短发,圆圆的脸上挂着一副眼镜,一身黑色运动服似乎做好了随时奔赴野外的准备。初次见到王欣烨是在研究站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除了一台台电脑和一摞摞资料,还有一张张图表。这些东西,串联起这位年轻人工作的点点滴滴。

不同于说话时的柔声细语,了解这两年多的经历后发现,坚毅果敢、不怕困难是王欣烨性格的另一面。

读硕士之前,这个从小在忻州长大的山西姑娘从未来过青海。2020年读博后,一门心思研究高原生态与保护的她来到了位于青海湖鸟岛旁的研究站。这对她来说,是新的挑战。

“真正留下来开展工作,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除了水、电这些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生活习惯各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可以说在刚到这里的半年时间里,我一直在学习和适应中。”

王欣烨告诉记者,到研究站工作,首先就是要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冬天水管容易坏,就得从1公里外的救护站把水拉回研究站,能装200公斤水的两个塑料桶放在推车上,一个来回挺费劲儿。”

不仅仅是水,购买生活物资对于地处偏僻的研究站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买菜得去15公里外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镇。来回都是在路边搭顺风车。有时运气不错,用不了多久就能碰到,也会经常碰到一些拉牛羊、草料的车子。但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有次去了趟江西沟农场,前后转了6次车,天黑了才赶回来。”这些在旁人听起来充满曲折的经历已经成为王欣烨生活的常态。聊起附近的乡镇、村庄,这个外地姑娘了如指掌,常去的那几家超市、菜店,老板了解她的来历后,都喊她“美女博士”,更有不少当地的牧民,因为搭车的原因跟王欣烨成为了朋友。

生活环境艰苦,工作环境同样充满艰辛,时常遇到断电、鼠兔咬断电线,低温导致仪器故障、湖水上涨仪器进水等问题。

“近几年青海湖水位上升导致进岛的道路被淹,去维护鸟岛仪器一大早就得出发,在到达被水淹没道路的尽头换上雨裤,水最深的地方已经漫到膝盖以上,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冬天从冰上行走,时常遇到湖面的冰裂缝。中午只能吃几口携带的面包、馒头等。”

除了水位上涨,青海湖多变的气候也是王欣烨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虽然每次都会看一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再选择出行,但由于湖面小气候效应,很多时候会遇到天气‘变脸’,突如其来的降雨还是会打我个措手不及。被雨水淋湿是常事儿,但是错过这次调查就要再等下一年的生长季。时间不等人,得抓紧时间做调查。”翻出手机中的一张照片,王欣烨给记者讲起它背后的故事。“那次野外监测,原本晴空万里的青海湖畔突降暴雨,放置仪器的‘小屋’空间狭小,我只能穿着雨衣,探个脑袋趴在仪器旁记录数据。”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王欣烨身上颇为贴切。宿野外、爬高山,监测虽苦,却乐在其中,最长一次在鸟岛呆了120多天。

“读硕期间离研究区很远,并没有实地了解,算是纸上谈兵。现在,每一条数据都是自己的直观感受,靠眼睛不靠书本。我们的实验地都在自然风光非常美丽的地方,虽然辛苦,但看着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就觉得没那么累了!”

只有努力前行的人,才能不负时光。短短几年间,王欣烨以青海湖为伴,先后参与完成包括国家重点研发、科技部专项、青海省重大专项等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我很喜欢一种植物叫海乳草,它让我感受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自愈力,激励着我走自己选择的路。”王欣烨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