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沃野田畴奏欢歌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08     作者:王 晶

初秋时节,山河锦绣,大地期待着又一季的丰收。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放眼初秋的田野,满目葱茏,生机盎然,处处可见忙碌的场景和丰收的喜悦。在磅礴的高原大地上,农户们辛勤耕耘在崇山峻岭间,在平畴沃野里谱写锦绣华章。

蔚蓝的天空之下,一层一层金黄麦田映入眼帘,行走在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新城村的田地间,只见连片的麦田随着微风吹过,翻起层层麦浪,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麦香。一望无际的麦田,与远处青山、绿水互相辉映,村庄、道路点缀其间,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

临近中午,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麦田中,机器驶过,颗粒饱满的麦穗不见了,脱粒箱里“哗啦啦”地倾倒出麦粒,地里只留下了一行行低矮的秸秆,空气中弥漫着麦秆和泥土的清香。坐在收割机驾驶室的机主赵隆庆加足马力操作着机器,在他娴熟的操作下,十多分钟,一大片麦田便收割完毕,短短一上午,他就收割了1.3公顷小麦。

“每年的这段时间都特别忙,这几天我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电话,让我帮忙收麦子。”赵隆庆说。由于长时间驾驶收割机在田间作业,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为了抢抓农时,他一刻也不敢停歇,经常收割完这个村的麦地,来不及休息,就急匆匆赶到下一个收割点。

看着颗粒饱满、黄澄澄的小麦不停地从脱粒箱里“吐”出来,村民郭海棠不禁回忆起从前:“以前用镰刀割,怎么也得用两天的时间,现在人跟着机器走,一会儿就收完了。”听到这话,其他村民也赞同地点点头。“耕地、插秧、收割都机械化了,农忙时一个电话,机器就开到地里,可真是方便多了。”郭海棠笑着说。

新城村自古就有种植小麦的传统,对于郭海棠而言,田地就是她的“命根子”。如今,农村很多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看着逐渐被撂荒的田地,郭海棠很是心疼,在她看来,年轻人可以外出闯荡,但是家乡的田地同样重要,只有手中有粮,心里才会踏实。

郭海棠说,未来她仍然会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努力种出绿色优质的产品,让更多人吃上“放心粮”。

丰收的季节,不仅麦香四溢,蔬菜大棚也瓜果飘香,奏响喜悦的欢歌。

走进多巴镇玉拉村鲁源农业基地种植大棚,一股清新的蔬菜香气扑面而来。棚内枝蔓绿油油的,其间点缀着红彤彤的西红柿,个个晶莹剔透、饱满多汁,生菜、辣椒、“上海青”等蔬菜也不分伯仲,长势喜人。农户们忙不迭地采摘、分拣、打包、装车……一袋袋新鲜的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即将被送往西宁各大市场、商超和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西宁市40%的生菜都来自我们村,蔬菜品质好,回头客也不少。最近,西蓝花、土豆等蔬菜大量上市,我们已经给广西、云南、兰州等地发出去200多吨。”采摘现场忙前跑后的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自豪地说。

鲁源农业基地建设于2014年,从最初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发展到现在的63个品种,形成将近200公顷的种植规模。目前,玉拉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5个功能区,分别是果蔬采摘区、本地生菜种植区、水菜种植区、草莓园及草莓脱毒育苗中心、“玉拉农家”果蔬配送中心。园区种植的生菜上榜全国第十一批“一村一品”,茄子、西红柿、葡萄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们的蔬菜已经可以做到优质优价。从2018年开始,我们以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已经有了基本的初加工、仓储,长期联系的市场有武汉、厦门,夏菜外运已经初具规模。”鲁源农业基地技术总监李峻说。

“我主要种植生菜、西红柿、茄子,今年蔬菜长势很好,生菜、西红柿已分别销售4万公斤、1.5万公斤,鲁源农业基地定期会选派技术人员来指导大家进行种植,这也是大棚蔬菜品质越来越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村里的种植大户温玉成说。几年来,鲁源农业基地先后培训了300多名技术能手,每年至少培训玉拉村的60位村民成为职业农民。目前,玉拉村的村民有53%从事现代设施农业,一部分人成为技术能手。

1000多栋蔬菜大棚,30余种特色农产品,12000吨优质蔬菜……2021年,玉拉村靠着“玉拉农家”果蔬品牌,开辟了集产、储、供、销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渠道,实现全村年人均收入2.8万元。

“2021年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多万元。接下来,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的优势作用,搭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顺风车,带动周边农民持续发展特色农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对村庄未来充满信心。

建设优质基地、推广科技助力、开展订单种植…… 西宁市湟中区多管齐下、科学施策,结合本地优势和资源,走出一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每块耕地都充满活力。

放眼望去,一棵棵碧绿的秧苗依附着藤架,茁壮地向上生长,葳蕤葱茏。这顽强向上生长的希望,正是高原农牧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执着追求美好幸福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