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最新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其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系统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资金投入,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6.81亿元,实施16个重点生态治理项目,综合施策取得明显成效。结合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建成日处理规模分别为1000吨和3000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二郎剑景区污水处理厂,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鸟岛污水处理站扩容提质和配套管网等工程,入湖污染负荷大幅降低。
推进青海湖南北岸统筹同治,组织海南州、海北州同步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汇水支流沿岸污染物清理,建设沿线生态阻隔净化工程,并在黑马河、倒淌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甘子河同步建设了5个水质监管工作站。同时,协调帮扶指导海西、海北,在布哈河治理项目上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分段施策原则,将“点状”工程优化为“带状”工程,沿河打造近70公里的生态廊道,布哈河全流域治理总投资达2.86亿元,是近年来单体投入最大的河流。
围绕青海湖裸鲤洄游生境构建,选择河长适中、基础较好、难度较低的泉吉河创新实施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境修复试点工程。同步谋划青海湖裸鲤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为其他具备青海湖裸鲤洄游条件的河流实施同类项目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10年间,在青海湖流域开展了包括草地、森林、湿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气象等生态要素的各类专项地面监测,同时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了系统连续的地面和遥感监测数据,编制年度监测成果报告。目前,青海已建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平台,积累生态环境要素系统连续监测数据,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效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