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过去,我们的农特产品上市,就怕没人来收,现在不用愁了,只要打开手机,轻轻一点,农特产品就能展示在全国网友面前。”
“借助各类平台,我们的大通牦牛肉、湟中菜籽油、湟源手工艺品等,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特产品,正继续走出大山、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消费帮扶,企业主动上门联系,让滞销蔬菜有了更好的销路,我们的腰包更鼓了。”
“听说,我们的藜麦、洋芋粉条、牦牛肉在南京很受欢迎,真是太好了!”……
近年来,西宁市持续搭建各类消费帮扶产销供需平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打通农产品产销问题上存在的诸多卡点,疏通产销渠道,服务产销双方。做好精准对接,打造消费帮扶“十四五”升级版,让消费帮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让乡土山货成网红尖货
“高原初榨菜籽油年日照时间长达3300小时,每一滴油都沐浴了150天青藏阳光,昼夜温差达18摄氏度,无虫害无污染……”
“大家知道吗,每盒拉面青稞粉含量超过70%,青稞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是小麦的50倍……”
今年6月,“秘境湟中,高原臻品”消费扶贫直播带货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山旅游度假区开播。西宁市湟中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国正现身网络直播间,变身“网红”主播,为湟中区农特产品直播“带货”。
为助力“西宁味道”走四方闯市场,进一步拓宽消费帮扶渠道。近年来,西宁市累计认定省、市、县三级扶贫龙头企业81家,消费帮扶产品156种,扶持电商企业开设线上消费帮扶直销店,农特产品大量入驻苏宁易购“消费扶贫西宁馆”“832”消费帮扶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等线上平台,在线上日渐“火”起来。
专馆专柜让更多人参与帮扶
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妇女们正穿针引线缝制香包、鞋垫等手工艺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我们把妇女们的手艺变为收益,帮助她们增收许多。”说起消费帮扶,小高陵村妇联主任包星花开心地说。
在南京市栖霞区华润苏果超市亚东社区店的“绿色有机青海专柜”,看着货架上摆的都是来自家乡的特产,小米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琳琅满目的西宁农特产品,有机绿色健康的品质让更多消费者从“头回客”变为“回头客”。
消费帮扶路上,西宁市积极对接,做好“市场文章”,加速农特产品“走出去”,在西宁、南京两市开设消费帮扶专营店10家,6家企业34个消费扶贫产品进入“青海省消费扶贫众创基地”,在全市25家加油站设立消费帮扶专柜,在万达广场开设“吐宝兽扶贫直销基地”,在“和院夜市”搭设消费扶贫专区等,为社会广泛参与消费帮扶提供便利。
同时,依托“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县”项目建设,建成3个电商扶贫产业园,持续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快递企业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加强合作,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农产品电子商务上行体系基本形成。
消费帮扶让西宁品牌更有厚度
现场采挖马铃薯、山坡上捉土鸡……湟中区甘河滩镇坡西村的祁海鹏通过一次次网络直播,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土货的价值,做足了品牌文章。
“自从用上‘河湟田源’品牌后,我们合作社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价值还是市场需求都有了很大提升。”大通录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6月“河湟田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问世以来,西宁市多种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变得更加热销起来。
近年来,西宁市搭建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平台,大力培育品牌经营主体,23家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获得品牌授权,大通“老爷山”、湟中“圣地田园”和湟源“西湟日月山”等农产品县域公用品牌,认证有效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32个。
伴随着一声声卖力吆喝、一次次点击下单、一单单物流速递,一辆辆满载牦牛、菜籽油、洋芋粉条、青稞、枸杞等农特产品的货运车驶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