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啊!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有心系居民的社区,遇到啥困难咱都不用愁。你瞧,我跟社区反映这屋子漏雨,这才没几天,我的家就变成‘新家’了。”家住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贾小社区50号院的独居老人褚秀说起“旧屋变新家”的事,感慨万千。
转作风,勇争先。这是西关大街街道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作风建设会议精神,在“转作风、树新风”中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
西关大街贾小社区50号院是一个历经30多年风雨的老旧小区,褚秀老人家住在顶楼,以往屋顶有些漏雨,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帮助修补一下,也就能平安度过雨季。可近期的几场大雨让这个修补多次的老屋顶再也挺不住了。
贾小庄楼院支部书记周爱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反馈给贾小社区党委书记王海英。正值汛期,不能耽误,二人迅速赶往老人家中察看。
当她们走进屋里,眼前的情景令人吃惊。去年才修补完的屋顶已经面目全非,屋里多处不停地滴水,房子部分墙皮掉落,整个墙面就像“地图”一样,湿气扑面而来……“就是年轻人也没办法在这种阴冷潮湿的房屋里居住,更别说是一位老人了,我们不能再像往年一样只是帮老人修补屋顶了,要想办法彻底改变她现状的生活环境。”王海英说着心里充满了愧疚,社区要尽最大努力,尽快帮助老人改善居住环境。
“发动第三网格员,动员辖区单位力量,还有联点单位,这次不能只停留在修修补补上,一定要彻底改善褚秀老人的居住环境,‘转作风、树新风’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体现到实际成效上,速度要快、要赶在再次下雨前,让老人住得安心。”王海英紧急安排部署。
“保证完成任务!”第三网格员党员胡晓琼大声承诺。
“我们先把需求清单发布出去,联系一下辖区单位有没有认领的,再发动院内的年轻党员,先把老人家的东西挪出来,两手准备同时干,这样不耽误工期。”胡晓琼和贾小庄楼院支部书记周爱雨说干就干。
经贾小社区党委以群众“点单”、社区党委“派单”、党组织“接单”的形式,并与市级联点单位多巴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取得联系,进行联动处理。经过一个星期的共同努力,褚秀老人的家里换了“新颜”,刚刚搬进老屋时的幸福又回来了。
“抓作风必须强担当,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对长期任务滴水石穿、久久为功,用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担当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西关大街街道组织全体党员用心学习、自觉对照,并认真遵守青海省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优良作风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若干措施》,找差距、补短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新活力,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院里的破旧煤房拆了、路面平整了,孩子的嘻闹声、居民下棋聊天的欢笑声……不绝于耳,自从坑洼不平的“老院子”变身“新小区”,气象巷10号院就充满了幸福的声音。
气象巷10号院有138户居民,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楼院有着老旧小区明显的特征,路面坑坑洼洼、煤房年久失修、下水道时不时堵塞……拆除危旧煤房、改造院内环境,还群众一个宜居有序的生活环境,迅速被列入南气象巷社区党委的重点工作之一。
“社区和无线电二厂党支部联合反复做工作,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如何改变老旧楼院,把群众烦心事变成开心事,整改方案街道和社区就拿了四五种,整整两年,终于在138户居民的同意下,顺利拆除39间危旧煤房,同时开始改造整个小区的环境。”西关大街街道南气象巷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娜回忆到。
今年6月底,经过前期准备,气象巷10号院的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实施。如今院内煤房拆除、路面地坪工作已全部完成,以前破旧的隔墙也换成了新的栅栏……“一到晚上,下来乘凉的居民多了,小孩子们也不怕跌倒摔坏了,现在的院子干净整洁,老百姓都竖大拇指呢!”无线电二厂支部书记李会侠欣慰地说,看着院子环境变化,居民们满脸的笑容,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前期改造完成后,后期还将根据居民的需求,在院内建设居民活动文化阵地,让居民闲暇之时有更好的休闲去处,院内的管网改造也纳入到明年城西区老旧楼院管网改造项目中。这个老旧楼院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这里的居民也会越来越幸福。”黄丽娜说。
“转作风就是做好为民服务的关键,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回应群众期盼,满足群众所需。今后,街道将立足群众‘急难愁盼’事,实行事必回复、事不过夜的即时办结,让党员们更加明确了‘转作风、提效能’如何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组织给予的幸福温度。”周本加坚定地说,“转作风、树新风,不能讲在台上、讲在嘴上,就一句话‘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愿,政之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