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栉风沐雨 十年奋战 大柴旦推动全省唯一哈萨克民族村蝶变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22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马海村是2002年经国家民委批准,由新疆返青哈萨克族群众安置后组建的行政村,为全省唯一的哈萨克民族村,现有136户545人。安置初期,因反复搬迁,经济基础差,发展底子薄,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柴旦工行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坚决扛起加快马海村发展的政治任务,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标准不降,逐步把昔日戈壁滩上的“荒村”建设成了省级党政军企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美丽家园示范村、卫生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500元增加至2021年的14340元、位居全省前列,十年间增长了6倍,全面实现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大跨越。

基层组织从“软弱散”到“严实硬”。一是精选优育“领头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马海村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配齐政治立场坚定、大局观念较强、年龄学历合适、工作能力较强、有奉献精神、为人正派的“两委”班子,班子平均年龄3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20%,女性占比40%,实现了“一肩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锻炼+培训+观摩”“上‘讲堂’、下‘疫’线”等方式,不断为“两委”班子提级赋能。二是择优选派“引路人”。先后选派8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书记助理,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同时,带领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宣讲党的好政策,鼓励群众靠双手发家致富,“共同富裕一起干、美丽乡村一起建”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推行党员牵头的代办和便民服务室服务模式,累计为群众解决办证“难”、贷款“难”等急难愁盼事宜200件次。三是健全夯实“主阵地”。在高标准建成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不断健全“五套资料”“四类档案”,持续完善“四个名册”“八个记录”,进一步优化村级党支部阵地建设,全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党组织。四是全面提升“组织力”。扎实开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推动马海村党支部实现达标并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健全落实“1+X”组织生活机制,促使村级组织生活焕发“新活力”。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集中梳理村级权力,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和清单表,实现村干部用权“照单操作”,群众办事“按图索骥”。

经济发展从“低层次”到“高大上”。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以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牵引,以“增量、提质、融合、扩输”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全域有机农业、乡村振兴”两个示范县,统筹发展“枸杞、蕨麻、骆驼、饲草”四大产业,不断强基础、树品牌、抓保障,全力推动一产发展。在全州培育第一家蕨麻种植企业,种植面积2520亩;牲畜存栏0.63万头(只)。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升质量、提高效益”的思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集观光、旅游、生态、产销研于一体的万亩有机枸杞产业园,全面擦亮马海有机枸杞这一金字招牌,5家企业通过欧盟有机枸杞认证,枸杞种植面积达1.4万亩,2021年实现收入1630万元。二是发展集体产业。稳步推动“党委掌舵、政府修渠、企业放水、群众行舟”协同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突破152万元。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一次性流转土地3700亩、租期15年、租金400万元,出租商业铺面年租金5万元。顺应电商时代新潮流,发挥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仁禾杞康”“漠上优杞”等特色农畜品牌,网上销售特色农牧产品增收120万元。三是发展融合产业。充分用好企业聚集的优势,结合“党政军企共建”“企村共建”“联企兴村”等,形成“以工带农、以企促农、统筹发展”的“马海模式”,因地制宜推行“产村互动、牧旅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以“牧家乐”为主、以“骆驼骑行、风情住宿、休闲观光”为辅、以“工艺、文艺、民俗、美食”为配套的全域旅游产业链,助推牧民增收500万元。

百姓生活从“能温饱”到“奔小康”。一是率先“奔小康”。坚持把加快马海村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打出培育后续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等组合拳,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深入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投资600万元谋划推进3个乡村振兴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进“五大振兴”。二是力促“上好学”。着眼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先后整合资金2500万元,建成“园、房、场、楼”要素齐全的“硬件”设施,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为契机,倾斜师资力量,打造校园文化,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均为100%,累计培养60名大学生。三是就近“看好病”。立足打造“健康马海村”,投资630万元夯实融“技、药、卫”等为一体的基础设施,积极建立区村联动的医疗集团,有力推进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扎实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优化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病有所医”。目前,马海卫生院配备基本药物122种,配备率93%,家庭医生签约率60%。四是全力“保就业”。健全完善镇村一体化就业体系,积极搭建双向选择平台,统筹政策支持、服务下沉、示范带动,开展“一行动、三培训”,参加470人次,实现劳务输出495人次、收入200万元。五是保障“弱有扶”。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严格按类别、分层次落实“两大险种”,参保率达到98%,兜牢社会救助保障底线,实现“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六是优配“精神餐”。累计投入200万元建成“书香、文艺”俱全、“场所、阵地”兼备的村级文化“长廊”,加大对知青商店旧址等遗址的挖掘保护,组建文艺表演队并编导《古丽的婚礼》等感党恩、听党话的舞台剧,发挥“一心一场一榜一堂一会”作用,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新风尚。七是聚力“促安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目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推动“雪亮工程”向村级延伸,力促“片区督长制”作用最大化,完善“四个四”民创工作模式,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宣传,培育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典型,有力维护了马海村长治久安、村民安居乐业。

基础设施从“小而散”到“大而强”。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摘帽、实现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州相关政策,坚持大手笔、大建设,先后整合资金2.5亿元,重点实施了一批大项目,推动村内水、路等提档升级,群众文化广场、学校、卫生院等陆续建成,村级发展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全面改善。在生活保障方面,整合资金1600万元,集中实施了住房改造、庭院硬化、取暖改造等10个重点项目,整合资金2640万元建成马海村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项目,不断推动生产生活条件提档升级。在农田水利方面,整合资金8643万元,建成并推进马海村清水湾九号界桩枢纽、白水渠牲畜饮水和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9个重点项目,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道路交通方面,整合资金8000万元,建成并推进格敦铁路马海至饮马峡段、马海火车站道路配套工程、马海枸杞三站进场道路和马海村至西大滩操场进场道路等8个重点项目,全面破解了出行难“最后一公里”问题。

人居环境从“面貌差”到“颜值美”。一是绿化区域版图。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大力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筑牢马海村“绿色屏障”。累计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3.04万亩、草畜平衡奖励面积88万亩、禁牧补助面积77.5万亩,封沙育林(草)4.51万亩、工程治沙1.02万亩。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扎实做好马海村现有绿化区域日常管护和补植补栽工作,逐步扩大马海村绿化面积,全面拓展村级绿化版图。二是净化人居环境。纵深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马海村户厕改造、污水管网,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行政村无害化户厕全覆盖,深入开展村级爱国卫生运动,实现村容村貌大改观、人居环境大变样。三是美化外在“颜值”。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完成8个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开展农业面源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引导村民集中处理污水垃圾、主动圈养畜禽动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柴组轩)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