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微观“大思政课”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09-23     作者:莫青

“这一刻我是摇曳重洋的学子,日日思念遥远的故乡。这一刻手捧红火的青春,只为报答积贫积弱的亲娘。这一刻我依彩天地彩云,来俯瞰华夏神州辉煌。一生只为这一刻……”

9分钟的短视频,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悠扬哀婉的歌声响起,这是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原创话剧《永怀之歌》的主题曲,这堂微视频思政课收录在西宁市音乐名师工作室“师生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思政教育微课堂中。像这样的思政教育微课堂,已经推出了11期,清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党恩。

课程设计者为西宁市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李斌。他说,课程设计的灵感来自“文艺小分队”的启示。如何上好“大思政课”?李斌一直在心里琢磨着。“我想起抗战时期,‘文艺小分队’的育人特点,鼓舞士气的功能,就想着将党的光辉历程、革命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邀请音乐教师在屏幕前以讲述、表演的方式来体现。”李斌说,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尤其是音乐学科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与学习,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兴趣点更高。

音乐教师苏艳在微课堂讲述《永怀赤子心》的创作背景。

“受疫情影响,教学均采用了线上方式,以微视频形式推送是目前最好,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传播方式。”李斌说。

课程设计注重美育和德育两大功能,发挥音乐学科特点与学科文化及民族文化育人特点,对学生的思维认知、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进行塑造,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精神境界、思想品德也得以升华。

“师生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思政教育微课堂共有五个篇章,分别为感念师恩、音乐中的党史、温暖的家、责任与使命以及喜迎二十大。

“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后推出本土文化系列,讲好身边的故事等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为‘大美青海’‘美丽夏都’自豪和骄傲。”李斌老师的微课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今年以来,西宁市教育部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思政理论课创优行动”,搭建“学研育”一体化平台,深化微诵读、微分享、微故事“三微”教育,将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持续打造思政精品课、优质微课和“西宁好课堂”活动。

同时,在“创新”上有了突破,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内夯实到校外拓展,打造我省首家思政教育主题馆,对接57个中小学生德育实训基地及151个社区“未成年人成长驿站”,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益宣讲等活动,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