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省城86岁高龄的夏先生到银行网点咨询转账事宜。原来,夏先生在2020年收到一封邀请购买名人头像玉玺纪念品的邀请函,他用5万元购买了3枚名人头像玉玺纪念品。今年8月,夏先生接到北京某公司来电,告知可帮助他出售纪念品玉玺,需收取3%的佣金。由于不会操作手机银行,夏先生请银行工作人员帮忙转账。
得知情况后,银行工作人员判断夏先生遇到了诈骗。银行工作人员还从夏老先生口中得知,近几年他接连遇到电信诈骗,受骗金额达几十万元。针对这种情况,银行工作人员向夏先生普及了相关金融知识,提醒他不要上当受骗。
近年来,类似夏先生遇到的金融诈骗层出不穷。一些公司及个人假借投资理财、零利息借贷、活动链接等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骗取钱财,给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损失。
每年9月,我省各金融机构启动“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金融知识联合教育宣传活动。
9月2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青海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共青海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民生银行西宁分行承办,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西宁分行、青海西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宁长江路证券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宁长江路证券营业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温暖消保与您同行,金融教育赋能民生”活动,通过西海都市报《请进,我们的直播间》开展,近9万人在多个平台观看直播,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防诈骗 记住这个顺口溜
“给你推荐个理财平台,利息高。”“你最近买的一件商品有质量问题,我们将进行退一赔三。”“你之前有办理学生贷款的记录,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来电,大概率是诈骗电话,千万别上当。直播过程中,民生银行西宁分行、浦发银行西宁分行、国寿财险青海省分公司的五位金融一线员工分享了一些诈骗案例。
浦发银行西宁分行消保专员石延业表示,他在工作中遇到因投资理财而上当受骗的消费者比较多。西宁市民王先生收到一条好友申请信息,添加后,对方自称是“证券”客服,还称他们的平台是炒股老师帮助炒股,保证稳赚不亏,并将王先生拉入一个名为“点金圣手”的群聊。
起初,王先生也怀疑,但看着群友们一个个晒出巨大收益的截图,他心动了,投了5万元试水。王先生在群内导师指导下操作,没想到真的成功拿到返利。随后王先生继续加大投入。
几天后,平台显示因资金不足账号被封,需要再次投入资金才能解封,王先生再次投入6万元,发现仍未解封。客服发来消息称“因操作不当账户被冻结,需再次投入3万元解冻”。此时,王先生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
民生银行西宁分行理财经理王浩提醒,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在来历不明的网络平台上投资,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如果被骗,应及时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
“陌生账号不转账!陌生App不下载!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只要绷紧反诈这根弦,骗子就休想骗走你的钱!”这个顺口溜一定要牢记。
石延业提醒:“请问您的转账用途是什么,对方你认识吗?”当你去银行转账时,听到工作人员这样问你时,一定要如实告诉银行工作人员,也许就因为这句话,银行工作人员就可以将你从诈骗陷阱中拉回来。
信用卡不是摇钱树 刷卡消费要适度
消费贷和信用卡,有时能解燃眉之急,但这也是把“双刃剑”,冲动消费、过度贷款等导致有些消费者未及时还款产生逾期影响个人征信。
科学理财,合理借贷。民生银行西宁分行大堂经理刘雨倩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专业办理大学生贷款,只需提供身份证信息,无利息、零担保,缺钱的同学请加下面的微信……”这则小广告,让大学生小王以为能轻松买到游戏机,他按照广告上的要求联系对方,在某贷款平台贷款4000元。此后,小王因无法按期归还贷款,又在多家贷款平台“借新还旧”,欠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短短六个月欠款从4000元增长到10余万元。贷款平台的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小王家人、朋友的手机上。无奈,小王只得选择报案。
王浩说,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养成理性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美德,科学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贷款的时候,要选择正规贷款途径,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等多种渠道咨询办理。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参与“非法代理投诉”,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可直接通过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官方渠道反映诉求,或通过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调解等方式,依法合理维权。
除了消费借贷以外,信用卡合理使用也很重要。“信用卡不是摇钱树,刷卡消费要适度。”直播过程中,几位金融行业工作者这样提醒。
民生银行西宁分行社区经理祁婷婷讲述了一位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最后付出沉重代价的案例。她提醒,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消费者要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理性消费,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规划,防止因为过度负债而影响日常生活。
“自己想购买某样物品,但资金不足时,我们可以树立一个小目标,用自己的奋斗积累财富,这样的生活才能更幸福。”王浩则建议要树立良好的金融消费观,自己能力以外的消费要克制,不要以提前消费来提升幸福感。
保护个人信息 网上线下都注意
个人信息泄露,轻则招致垃圾信息、骚扰电话的“狂轰滥炸”,重则被不法分子用来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有时还可能陷入官司。
个人信息泄露是电信网络诈骗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冒充领导、快递物流等诈骗案件中,让不法分子能够精准锁定诈骗对象,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呢?几位金融行业从业者给出了建议。
“不点击不正规的网站。不良网站会以各种名义收集个人信息,甚至带有木马病毒,因此,上网时应认准正规网站。”
“不使用不明WiFi热点。公共区域的WiFi隐藏着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账号密码被窃取。”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很多市场营销人员通过赠送礼品的方式来套取用户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
“及时销毁纸质单据,在处理各种快递单、账单和交通票据时,涂抹个人信息后再丢弃,或者集中起来统一销毁。”
“在输入密码时,注意遮挡,密码不要告诉任何人。”
生活中处处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这些都会让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如果自己的信息不小心透露了,陌生来电一定不要轻信,提高警惕,同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