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作风建设:一组组数据道出答案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2-09-27     作者:张弘靓

“原本预约好交易的项目因为疫情影响延期了,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部用容缺受理方式,开启绿色通道,确保优先交易,而且安排专人全程服务,值得点赞。”项目代理公司负责人王经理说。

从“现场开标”到“不见面开标”,从“银行转账”到“电子保函”,从“朝九晚五”到“24小时不打烊服务”,从“完成本职”到“服务全省”……一项项便民利企贴心举措,换来了一次次高效率、高质量的交易,得到了交易各方主体的认可和安心。

2021年建设工程部共收到线上评议784条,满意率100%,零投诉。2022年1月至8月完成交易项目1376项,交易额128.97亿元;共收到线上评议1163条,满意率100%,零投诉。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部通过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鼓起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精气神,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放管服和营商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交易服务和交易见证职能,以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服务“零距离”、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过程“零拖延”的“四零”工作目标,以“增功能、增热情、增效率”的“三增”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用实力证明2021年度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实至名归。

“面对面”变“屏对屏”

先看一组数据:2021年全年完成建设工程交易项目1800余项,其中采用“不见面开标”项目1730项,电子化率达95%以上。为何有如此高的电子化率,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副部长张菊芳道出其中奥秘:“用数据代替人‘跑腿’,效率高、成本低。”

受近几年疫情影响,疫情期间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暂停现场交易项目招标工作。招标工作停滞,也意味着会对项目进度安排造成影响。

建设工程部将“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投标人在网上免费下载招标文件、网上递交投标文件、网上开标,不用到开标现场,有效节省了投标人的投标费用和时间成本,简化了办事效率,同时也是强化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

“如果没有‘不见面开标’,一场开标会可能有十人聚集,大约需要一个上午才能结束,也会给监管和防疫带来一定的压力。”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说,现在依托线上资源,工作效率越来越高,投入成本越来越低。

不仅如此,为实现全省评标专家、交易中心评标场所及监管设施等资源共享,打破物理时空屏障,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隔离,避免项目关键信息泄露、减少人为因素等干扰,建设工程部配置了4间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的电子评标室,设置远程异地评标机位20个,通过远程调度、专家身份认证、视频语音实时交互和在线监管等,构建远程异地评标网络协调系统。

“电子监标室对整个开评标过程,专家交流细节、专家评审具体操作进行全程监控,监督人员还能通过语音对讲系统与专家交流对话。整个评标、监督过程的音视频将完整记录保存,实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2021年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37项共计297个标段,交易金额为17.5亿元。”张菊芳说。

“重操作”变“优服务”

记者在西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厅看到,当日交易项目的信息正在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几名工作人员不间断在开标室、评标区进行巡视,随时查看手里的当日开评标情况记录表,哪一件标室是什么项目、评标专家抽取等情况都能了如指掌,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处理。

为了让交易主体感到“暖心”,建设工程部转变工作作风,由原先的“重操作”转变为“优服务”。

建设工程部对进入的交易项目安排专人进行开标、评标全过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评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部分项目交易时间长,安排工作人员在非工作时间轮班值守,保证非工作时间发生评标异常情况时,也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将服务电话及技术支持电话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便于交易主体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咨询和解决,实现“24小时不打烊”。

“由于代理公司人员良莠不齐,很多人不熟悉开标、评标系统,甚至不会操作,导致开标、评标无法正常进行。碰到这种情况,工程部工作人员都会主动给予帮助,一步步指导他们进行操作。对于在评标中出现异常,不能正常评审的项目,只要不是评标系统出现问题,我们都独立提供帮助进行解决。很多项目都是在非工作时间出现问题,无论什么时候,工程部都安排人员及时赶回单位进行处理,以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张菊芳告诉记者,去年共帮助解决开、评标中出现的问题300多项,退回重置评审项目30项。

“他的事”变“我的事”

对整个建设工程部而言,解决交易主体的困难和需求,就是转变作风的方向。“要多替交易主体想一想,把自己当作来招投标公司的代表,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张菊芳说。

建设工程部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了解到,用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是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闹心事”,建设工程部立即行动,积极开展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推行工作,投标企业不用缴纳投标保证金,只需要提供投标保函凭证,变传统“线下现金、保险保函”为“线上电子保函”。

“以前缴纳投标保证金,公司要专门准备一大笔资金来周转,碰到项目多的时候还会周转不过来,一些项目投标不得不放弃,现在用电子保函就好了,可以不用现金来缴纳保证金,大大减轻了公司的现金流动压力。”一位来办事的投标企业负责人欣喜地说。

目前已有140余家企业成功使用电子保函业务进行投标,电子保函业务的上线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减轻了中小企业现金压力,同时也推动了惠企便民政策落到实处,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举措。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