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要以有效举措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统筹解决好。”
“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
青海努力把一项项“民生清单”变为百姓“幸福账单”,让发展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富足幸福、更有机会人生出彩、更能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人民至上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让全省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无论时代如何前进,“人民至上”始终是青海发展蓝图中最鲜明的底色。
翻看开局十年来青海发展的记事本,“人民”二字重千钧。
环境苦、欠发达,但不管困难有多大,青海时刻把民生放在心上,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126%,年均增长9.5%,各族群众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2012年,增加政府投入强度,改善民生取得更大进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增长31.8%,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5%,位次在全国靠前。
2013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连续五年,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累计达到2780亿元,年均增长35.1%,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达到75.4%,创历史之最。
2014年,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财政支出的75.6%用于民生建设,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
2015年,全力保障投入,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面对财政收入增幅减缓的困难,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民生投入超千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支出的75.6%,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
在财力有限情况下,始终把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各族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果断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提升就业质量,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累计帮助16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33.24万失业人员再就业、4.46万名困难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市场主体数量稳升,累计增长超过37万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热潮;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达到14967元,实现翻倍。
劳务品牌风生水起,形成了以“青海拉面”“青绣”“枸杞采摘”为代表的一批优质劳务品牌。持续优化就业结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4%下降到1.8%,保持较低水平。
为了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年来,青海在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民生保障水平迈向新高度:累计投入66亿元,全面完成4.8万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累计完成民生投资近170亿元,实施社会事业项目4591个;农村环境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垃圾治理率达到91.7%,改造农村户厕23.46万座。
今天的青海,经过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同步实现了全面小康,正信心满怀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民生福祉
——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之中。青海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青海深刻把握牢牢根植人民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坚持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推进平安青海建设,全力守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更实、更贴近群众的心,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起向未来”的精气神更加坚定昂扬。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花海农庄”升级打造出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他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成为全省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爱老幸福食堂是西宁市近年来为破解老年人“吃饭难”开展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解决的不仅是老人的“一碗饭”,更打通了幸福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11月,西宁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打造高原幸福养老之城作为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办通报表扬;截至2022年初,西宁市已建成36个中央厨房、153个爱老幸福食堂及94个助餐点,累计服务老人就餐81万人次。
2021年,在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问题一个个解决好,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2.1万个基层党组织承诺践诺办实事7万件,42万余名党员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万余次……截至2021年底,纳入省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总台账的项目完成率达98%。
民生有保障,百姓钱包鼓起来。2021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5元,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594元增长至2021年的13604元。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心用情用力多办造福群众的实事,青海说到做到、办必办好。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为民生改善打牢基础;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力地托举起学子们的梦想之翼;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有更多保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十四五”规划“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字里行间传递着发展的温度,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看到未来。
启航新征程,我们有远大目标——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稳步扩大,教育、健康水平实现新提高,社保、养老、住房等服务体系更为完善,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绿色筑底
——始终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青海始终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坚定不移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擘画出新图景。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在建设“五个示范省”和培育“四种经济形态”带领下,依托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牧业等绿色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发挥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既可持续又符合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结合生态优势和资源,青海立足特色种植、养殖业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截至目前,全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925个、绿色有机草场超9000万亩(600万公顷),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牦牛藏羊超过400万头(只);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540家,各类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逾3万家。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十年来,青海不断探索和拓展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生态惠民托起农牧民群众增收基本盘:多轮草原补助奖励政策年均补助资金近20亿元,惠及80多万名农牧民。
各类生态保护公益岗位超过14万个,每年为农牧民增收约10亿元,其中生态扶贫管护公益岗位4.99万个,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园区“一户一岗”,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每年可增收2.16万元,带动了园区群众就业,为园区群众带来稳定收入……
算好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优先的绿色发展,进一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释放生态优势和红利,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生态宜居的“美美与共”。
东风浩荡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迈向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积极的进取精神,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筑牢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