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喜迎二十大】奋力答好保护与发展的时代答卷 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10-13    

黄南新闻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咬定目标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类风险挑战,全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良好的全新局面。

这十年,海北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准确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全州国土绿化全面提速,草场植被盖度达69% 、森林覆盖率达17.7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建设全面启动,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近年来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普氏原羚之乡”。

这十年,海北的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全面实施“五大产业”振兴行动,农牧特色产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字号”品牌凸显。实施工业“五转”战略,大力培育“五新”产业,风电实现破零,四县全部列入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颁布实施全省首部《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十年来,累计接待游客628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0亿元。“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启动运营,会培、康养、养老、育幼等新型服务业稳步推进。

这十年,海北的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海北州坚持将财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全州4县、86个村、 7133户、22663人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21个示范村建设树立了乡村振兴典型样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走在全省前列。“健康海北”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始终巩固在99%以上。累计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2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991人。

这十年,海北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祁连机场、门源高铁站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实现自治州历史上通航、通铁路、通高速“零”的突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等民生水利工程深入实施。全州所有乡镇实现大电网全覆盖、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全州电商企业(站点)达到238家,销售产品760余种,快递乡镇覆盖率达100%。

这十年,海北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我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大幅增加。对口支援工作逐步从海北单方面受益向双向互动、互利共赢转变,共接收山东省及央企各类援建资金26.8亿元。连续两轮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州”,被确定为全国“政治引领市域社会化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区。

这十年,海北的文化实力显著提高。将221基地旧址保护利用作为“一号工程”高位推进,“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成为青海省唯一纳入中组部备案目录的党性教育基地,原子城纪念馆完成全面改陈布展盛装亮相。“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提标扩面,地方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增幅达203.5%,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1.9亿元。多名海北籍体育健儿在世界级、国家级体育赛事荣获奖牌,牧民作家索南才让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实现青海省鲁迅文学奖“零”的突破。

重任在肩,更需策马加鞭。在新征程上,海北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融入国家及省级战略,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为契机,打好“特色”“优质”两张牌,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引领区。主动顺应全国全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突出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两个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以打造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为目标,引导发展“专精特新”产业,着力打造清洁能源生产利用推进区。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服务创新,加速服务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产业“四地”、生态高地建设,实施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和生态还民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持续用力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空间、提高生态质量。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各领域改革进程,坚持对外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实施公共服务五大标准化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在推动“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体现海北担当、贡献海北力量。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