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在时间中折射更多民生温度——解码“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青海单元③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5     作者:王湘琳 文/图

1 (3).jpg

观众们欣赏着、思考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脚步更加坚定。

2 (2).jpg

“青海蓝”成为展馆内一抹靓丽的色彩。

3 (3).jpg

“三江源动植物多样性”展示墙引得不少观众驻足。

4 (1).jpg

青海单元中,反映民生领域成就的图文和实物引起了参观者的驻足观看。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正在北京举行,展馆青海单元中,反映民生领域成就的图文和实物,引发了参展观众的情感共鸣。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展墙上有一幅照片,展示的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关爱老人幸福食堂”:照片中四位老人在包饺子,开心地笑着。参展观众王鹏在这张照片前驻足许久。“对上班族来说,家里没人照顾老人,他们平时的吃饭问题的确让子女们操心不少,这个关爱老人幸福食堂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样接地气的场景,也展示了青海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今天的青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等多项指标大幅提升,全省各地积极创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爱老幸福食堂,展现出了养老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人民至上。成就展上,一幅2012年以来青海省民生发展主要指标数据的图片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驻足观看。

“2021年,青海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5元,同比增长6.3%,增速低于农村3.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一方面,全省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小麦、青稞等主要粮食价格皆明显上涨,由此带动了农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21年,青海省落实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等,多渠道稳定农民工就业……”随着讲解员的解说,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多角度展现青海为绘就民生幸福底色所做的努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十年来,青海省坚持人民至上,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参观者许丽说:“这些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经济水平在以往的基础上变得更好了,也发展得更均衡了,我的家乡就在青海,我现在工作在北京,作为青海人,我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是非常充满信心的,我相信家乡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在展区,两张图片上的笑脸令人印象深刻:西宁市第十四中学学生在开展课外活动中露出的灿烂笑容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向牧民群众介绍光伏扶贫政策后的暖心微笑。两组笑脸背后,是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来,青海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平衡,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和普及程度持续提高。

2020年5月,青海省率先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实施清洁取暖试点。此后,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等三江源地区16个县大力推广实施电能替代,惠及采暖用户约13万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万吨。如今,广大农牧区群众家庭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取暖方式,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参观中,这样的画面还有不少:一位拉面师傅在青海省第三届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展示技艺。

“截至2021年底,青海籍拉面从业人员达到18.7万人,开办拉面店3.2万家,遍布全国270个城市,年经营性收入180亿元。小小拉面成为百姓的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不少参观者对青海拉面情有独钟,时而向讲解员询问青海拉面的相关信息,讲解员一边解说图片,一边不忘为家乡的拉面做起代言人来。

“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高原医疗走在世界前列。”循着讲解员的声音,参观者的目光聚焦在展厅中一幅图片上——“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在青海省西宁市的医学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场景。

“了解了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6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的事迹,我很感动,他的故事对我们是激励也是指引。如今青海的医疗发展迅速,打通了群众看病就医过程的‘痛点’和‘堵点’,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参观者李菲菲说。

“我的印象里草原牧民住的多是帐篷,你看,如今牧民的房子真是又漂亮又大气……”“是的,这些年青海省城镇化率大幅提高,随着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百乡千村’示范工程成效越来越明显。”讲解员紧接着说到。

美好生活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的满足,还要有优质的生活品质、丰富的精神生活。展厅内,观众们欣赏着、谈论着,循着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实物展品移动脚步,诸多参观者对高原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