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特高压工程建设现场。王国栋 摄
三江集团青稞丰收。
植保无人机给油菜除草。
贵南草业油菜花田。
麦赛福格森MF 3404在田间工作。刘鸿曦 摄
这是青海科技发展的关键十年,也是青海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十年。
世界首个输送清洁能源而建的青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成功带电外送;青海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青海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取得突破,有效破解高寒地区“黑土滩”治理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青海工作,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言犹在耳、嘱托殷切。
十年来,青海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3.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80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0.52件增长到2021年的3.7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4亿元。十年磨一剑。青海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有效融入全国创新版图的同时,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上下汇聚形成了勠力同心、锐意创新的磅礴力量。
“培育土壤”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让数据多跑路,让科研人员少跑腿。省科技厅从青海大学起步,搭建“科研财务助理”平台,配套相关管理制度,有效解决了“报销”难题,不再让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报销上花费精力;精简近1/4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省级项目实现全年开放申报,科技创新生态持续改善,全面释放了科技创新活力;再造项目流程,开展“揭榜挂帅”“帅才科学家负责制”“赛马制”科技项目管理改革试点,探索重大科研项目“部省联动”机制,建立了与省财政预算一体化要求相匹配的项目储备库……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青海大幅缩减科研人员花费在经费申报、项目审批等事件上的工夫,通过一系列科研经费的“放管服”改革,为青海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研发时间。
十年中,随着我国“科技三会”召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集结号。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随即青海印发了《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统计,全省财政科技支出从2016年的10.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2亿元,年均增长2.28%,加大科研资金投放量,实现资金精准“投喂”,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一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创新发展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省科技体制改革一以贯之的重要着力点。
出台《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首先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等人员的奖励,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高出国家最低标准20个百分点。
制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聘任11位院士、专家为省政府科技顾问,成功举办人才项目洽谈会科技引才专场活动,签约人才项目30个,直接或柔性引进专家人才40名。
科技援青和东西部科技合作也成为青海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十三五”以来,有150余个科研团队服务青海创新发展,联合实施研发项目300余项,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和机构20余个,青海已成为科技人才集约式、组团式创新的沃土。
十年来,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融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到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青海积蓄发展的创新动力,“改革引擎”发力强劲。
“落地生根”
——一个个产业“四地”相关发展难题,在科技“助攻”下迎刃而解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提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
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科技创新摆在青海发展全局中谋划,聚焦建设产业“四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在全省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产业“四地”相关发展难题,在科技“助攻”下迎刃而解。
从一个“湖泊”启航,汇聚了优秀产业集群——青海盐湖锂资源储量达1501.99万吨,居全国首位;初步形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动力/储能电池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锂电产业链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底,全省锂电实现产值3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2%……
十年来,青海得益于科技助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3000吨金属锂生产线、万吨磷酸铁锂级正极材料和万吨6微米动力锂电铜箔投产;建成国内首套年产4.4万吨大型金属镁人工智能化连续铸造线;3万吨高纯电熔镁砂项目投产运行,全球最大卤水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项目投产。攻克了低品位固体钾矿浸取、高钠光卤石中氯化钾回收、吸附—膜耦合提锂、氯化锂深度除硼、电池级碳酸锂除铁、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制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全面提升技术创新策源能力。
以“清洁能源发展”为题,写下“风光无限”,全力打造能源资源“金色名片”;连续6年举办绿电实践活动,持续打破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光伏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跻身国际一流水平;2021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达29.3%,全国第一……
十年来,青海清洁能源技术规模加大。攻克了基于多晶硅生产的循环产业链接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多元熔盐开发及工程化验证、新型高效电池的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支撑建成了全国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加快布局大规模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光伏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从18.6%增长到24.2%,四端叠层电池效率达到28.08%,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方位“高且远”,书写“别样”诗与远方。瞄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推出精品线路200条,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为热门打卡地……
十年来,青海科技文化融合程度加深。建设海东河湟新区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推进实施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项目。打造热贡唐卡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字化展示共享平台,建立青绣数据库,收集青绣数字资源3万余件,青绣项目荣获“中国创翼”优秀奖,科技文化融合形成全新产业场景。
借势青藏高原“超净区”,写下绿色有机“大文章”。全省有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700公顷,产量突破60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鲑鳟鱼等冷水鱼产量达到1.38万吨,占到全国鲑鳟鱼养殖产量的三分之一;牦牛肉、藏羊肉每年销往省外近10万吨,占牛羊肉总产量的约四分之一;“三江源”冬虫夏草、“5369”高端牦牛肉、“柴达木”等产业品牌走向世界……
十年来,青海农畜产品科技供给加强。初步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青海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油菜杂交育种水平国内领先,“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并辐射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青杂12号”“青杂15号”被农业部遴选为2022年全国油菜主导品种,“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每年在全国推广面积1000万亩(约66.66)万公顷以上,青稞、蚕豆等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高效繁育技术实现牦牛“一年一胎”、藏羊“两年三胎”,有效打通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生活美好”
——以科技服务高原民生需求,持续为人民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科技创新坚持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任务,有力支撑了民生改善。
十年来,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切实服务高原民生需求,持续为人民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2021年1月28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病房外大家焦急等待,随着青海首例父供儿儿童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完成,患儿现状况良好,顺利出舱,大家欢呼雀跃。这是青海省儿童血液病学科突破性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原病患儿童因此受益。
十年来,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高原人民大健康有了有力保障……
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介绍,十年来,新建青藏高原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西宁库),藏药新药产品研发成果丰硕,“梓醇片”实现我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零的突破”,安儿宁颗粒、如意珍宝丸等藏药产品单品产值过亿元,长期困扰农牧民的包虫病历史性地得到遏制,高原医学科技创新走在前列。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科研专项,研究开发医院制剂、消毒类新产品和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
同时,加快推动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制定印发《科技创新支撑高原医学研究实施方案》,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8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正在培育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9个。
除了医疗卫生,青海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精准扶贫工作大数据平台,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每年组织1000名农牧业技术专家服务基层,在全省组建了10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十年来,以科技为依托全力参与“5·22”玛多地震抗震救灾,为防止次生灾害、灾后重建等提供科技支撑。统筹推进综合用能体系、人居环境改善、社会治理、防灾减灾、疫情防控等领域技术研究与示范,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以十年为期,再次启程,青海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继续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