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数字经济培育发展 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25     作者:严维青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经济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当前,在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叠加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造成极大冲击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以其独特的发展特性和发展潜力重塑动力机制,成为“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

青海具有绿电丰富、气候冷凉、地质条件稳定等优势,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天然良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推动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和数字经济。立足新起点,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全面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聚焦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要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注重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奋力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青海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青海省紧跟数字经济发展前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出台了多个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规划,创新提出构建独具青海特色的“1119”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体系,大力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数据要素汇聚流通,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数字治理模式,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发展数字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

从数字经济整体规模看,随着数字经济向全省各领域、各行业融入渗透,数字经济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统计显示,2018年青海省数字经济总量仅62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1.74%,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已达到739.64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4.61%,增长率18.72%。这表明了数字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赋能及成效,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看,近年来,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柴达木云数据中心暨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中国联通三江源大数据基地等一批大数据项目相继建成。数据显示,青海省光纤到户用户占比和100M以上接入速率用户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M以上固定宽带用户占比全国第九位,移动互联网流量资费降幅全国第一,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户均流量全国第一。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在全省装机能力已提升至1万台服务器,关键网络能力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数字产业发展情况看,当前青海省已形成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为突破口的产业发展格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产业发展迅速,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3.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9.08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收入从2015年的3.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6.52亿元,增加了9倍。大数据中心机架数从2015年的1261个,增加到2020年的9900个,增长了6.85倍。

从产业数字化情况看,青海省两化融合水平提升迅速,当前多项两化融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数字智能系统深入融入企业生产管理全过程,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此外,工业大数据普及率,两化融合指标居全国前列。在数字技术驱动下,传统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更加智慧敏捷。

从数字创新融合与治理看,在科创领域,青海省充分发挥青海大学等高校在三江源生态、高原农牧业等领域的特色研究优势,聚焦相关领域发展前沿问题,率先设置了与数字经济竞相接轨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了一大批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新平台。在数字政务领域也有多项改革创举,建成了涵盖互联网、部门行业专网和电子政务外(内)网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形成纵向五级联通、横向部门联动的数字政务网络,有效提升行政效率和便民水平。

二、青海数字经济培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与全国发展形势为参照,全省数字经济在基础指标、产业指标、融合指标、环境指标等方面呈现相对落后态势。

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虽然青海省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领域发展速度较快,但以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型高端领域,在竞争力、影响力、创新力等方面与国内数字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国版图中位列第四梯队。

第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青海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科研资源与教育资源少,能够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ICT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导致细分行业对个别企业存在依赖性过高,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与发展风险。虽然各地产业园区相继落地建成并加速推进,但在发展上聚焦特色及全省协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建立。根据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产业指数显示,青海等省份在产业指数方面远低于平均分。从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指数评估结果来看,产业基础薄弱。从产业主体指数看,近年来中西部产业主体增长迅速,但青海省在细分领域仍然未能实现较大突破,激发数字产业发展潜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数字经济融合应用不足

首先表现在科技融合应用度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制约青海省产业发展和转型与技术迭代进步的主要短板。专利发明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直接导致了青海省在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方面自主能力不强。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不足。高层次科技型创新领军人才缺失,目前全省在建与建成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较少,对于科研学术、数字技能、数字管理等人才缺乏。由于地处内陆等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当前青海省数字经济融合水平较全国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纵观全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先发优势的广东、浙江、四川、福建等地无不是较早把握发展机遇,并通过数字经济专项资金等多元政策举措,抢占了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前沿。近年来,青海省将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高度,陆续密集出台了多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或规划,为发展数字经济创造了有利环境。然而,青海省在“数字政务”领域尚有提升空间,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政务新媒体建设、政府网上服务提升等方面有待优化。

三、加快青海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信息网络、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信息网络为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提供了必要条件,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加强了人、机、物的互联与融合,并提供了数据源和交互基础。而数字技术的创新与融合为数字经济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促进形成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创新,不断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为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支撑。因此,要以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通数字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理“路网”。5G网络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要结合国家新基建战略,着眼各行各业对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全力打造以5G为中心的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分布式云等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网络规模、网络能力、网络体验方面迈上新台阶,畅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重点布局大数据处理、大数据交易、5G通信、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域名是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资源,其服务系统为互联网平稳运行提供基础保障,而网站建设则直接反映着一地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程度,要加强对域名、等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加强网站建设,提升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创新、数字化升级转化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收益与成本、潜力和风险共存,因此发展数字经济应充分考虑成本投入,量力而行。

第二、加快推进数字产业特色化发展

数据是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构建数字产业体系离不开数据,其发展水平与数据处理与治理能力紧密相关。青海省要加快构建大数据技术创新链,推动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围绕数据采集、传输、 存储、分析、应用等全生命周期,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产业发展。依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基地,推进锂电新材料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和人工晶体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培育发展智能硬件产业,推动基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实现产业化,支持以新型终端为载体带动硬件、教件、内容、服务一体化融合互动发展。积极推进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业载件,以及企业生产装备改造升级所需控制类嵌入式软件。支持海南州在民族语音和通用语言双语应用类软件、藏文信息系统等领域深耕细作,打造涉藏州县信息化业务承接中心,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围绕青海省产业布局,加力打造西宁、海东和格尔木三个对外开放节点城市,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发展特色优势数字产业,不断提升青海在数字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布局前沿特色产业,包括藏文信息处理等特色优势产业。

第三、持续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数字化动力

加快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进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依托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平台,立足技术和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更迭。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强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技术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青海省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产业云”“企业云”,为全省各领域、各行业数据上云并构建云服务提供支撑。要依托西宁高校集聚优势,结合青海省特色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对区块链在信息安全、数据保护、容灾备灾等方面展开针对性、应用型研究,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源能源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第四、以数字政府为抓手推进数字治理进程

数字政府建设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目前各个省份都在大力推进。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手段日益丰富,政务新媒体等加速涌现。其中,政府大数据决策支撑平台,通过打破“系统烟囱”“数据孤岛”,形成覆盖政府各级部门的多级联动、共建共享的业务系统,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政府数据的汇聚、存储和关联分析,可以有效激活政府数据资源价值,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为实现政府政策制定科学化、行业监管精准化和社会服务高效化提供重要支撑。要加快推进全省政府大数据决策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各地政府决策方式转变和决策能力提升。

(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