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宣讲”暖民心。 本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祁晓翠 平组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什么的根本利益?3、2、1,请抢答。”
“滴。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什么……积极稳妥推进什么?3、2、1,请抢答。”
“滴。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立冬时节,大自然的画笔把具有“岭上之乡”美誉的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的初冬装扮得分外美丽。上午,洪水泉回族乡室外寒风萧萧,室内一场以“感悟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快问快答活动十分火热。
此时,在海东最大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洪水泉富硒牦牛产业园,宣讲员井海付和园区的养殖户围坐在一起,开展“微宣讲”,宣讲结束后感觉意犹未尽的养殖户不愿离去,仍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年,咱们富硒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是凭借着党的好政策。自从搬进了富硒牦牛产业园区,我们的牛羊肉成了名副其实的‘富硒’农畜产品,有品牌支撑,源源不断的订单背后是红彤彤的票子。”井海付感慨道。
脱贫户马云接过话茬:“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就拿我来说吧,不仅脱了贫,还发展了自己的养殖产业,没有党的政策扶持,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连日来,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了产业园区里最“火热”的话题,在热烈的讨论中,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印在纸上的文字,变成了村民口中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井海付是首批入驻富硒牦牛产业园区的养殖大户,也是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党支部宣传委员。
喂牛间隙,他时常拿出随身携带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口袋书”,结合自己学习的感悟,给乡亲们宣讲、传递党的二十大报告。
地处平安区西南部山梁、海拔2800米的洪水泉回族乡,是平安区硒含量最高的地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且硒含量浓度适中纯净、无不良矿物质伴生,具有独一无二的开发优势。
近年来,洪水泉回族乡立足富硒地资源禀赋,以及无污染纯净区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富硒种养殖特色产业,全市最大的万头富硒牦牛产业园区在洪水泉回族乡落地建成,修建标准化养殖棚圈70栋,可容纳1万头牦牛。富硒牦牛产业园区的建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富硒牦牛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党支部通过村集体整合资金,咱们农户还可以成立合作社,以‘党建+公司+联合社+农户’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壮大种养殖产业。”井海付说完,养殖户不约而同鼓起了掌。
井海付接着说:“绿色养殖、科学喂养的牛羊肉品质更高,内地的客户都喜欢咱们富硒饲草喂养出来的富硒牛羊。我们要积极响应政策,发展绿色养殖,使用有机肥,保护好家乡的生态环境,把更多富硒、健康的农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平安富硒委的工作人员也说了,牦牛园区还将引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有机肥生产线,到时候牛羊粪集中处理,既节省了清理棚圈的人力和时间,又可以变废为宝,更符合绿色发展概念、生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要求。”养殖户马生元补充说。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牛、种植青贮玉米和青贮草,大家钱袋子鼓了,精气神儿更足了。”洪水泉村养殖户马成说:“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只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唱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在全省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机遇中,平安区立足资源和生态优势,持续擦亮“高原硒都·健康平安”金字招牌,以推动富硒产业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行农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推动全区农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蓝图恢宏气吞山河,号角激越催人奋进。”平安区委书记郭海云表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的殷殷嘱托,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按照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富硒产业、安全稳定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平安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