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镇的草原在减畜禁牧后植被明显恢复。本报记者 洪玉杰 通讯员 贵组宣 摄
初冬,太阳刚露头,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的草原上已经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一望无际。
多拉村的牧民尕日玛仁欠早早开始“伺候”圈舍的牛,看着膘情良好,心里开始盘算着出栏的日子。
“以前总想着牛羊越多越好,现在换了思路,那是越‘精’越好。”尕日玛仁欠一语道破其中的变化。
原来,“半农半牧”的拉西瓦镇现有草场面积6.88万公顷,前存栏牲畜13.08万头只,因过度放牧、存栏等原因,草场恶化、草畜不平衡、涉草纠纷等问题日益凸显。
以拉西瓦镇曲乃亥村为例,牧民养殖的牲畜数量逐年增加,高峰时期存栏牲畜数量达6.7万余头(只),过度依赖畜牧业经济,引发了草场超载、植被稀疏、土壤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伴随着还有畜种结构退化,一度走上了牲畜增产不增收的“怪圈”。
“减!”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以来,经过充分走访调研,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理念,采取草畜平衡、禁牧减畜、生态牧草种植、草原生态奖补等多项举措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据草场承载力测算标准,决定减畜超标9.56万个羊单位。
先算减畜后的第一笔“增收账”。在多拉村,党支部书记南卡组织召开群众党员大会,请村里年长有威望的人宣传等方式,引导群众充分认识超载过牧的危害。“牲畜养殖数量多,仅是冬天购买饲草料的花费就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加上牲畜品种滞后,市场行情受限制,一年下来能赚几个钱?”
被“戳”到痛处的牧民拉盖犯了难,自己家有800多只羊,和妻子一年到头天天围着羊群转,宁愿自己饿一两顿饭,也从没想着让自己的羊吃不上草。可到头来,膘情上不去,市场价格波动,一年的收入掰着手指头,就那么一点。
按照自己草场的面积,狠下心的拉盖直接减到了150只羊,妻子一个人就能照料过来,自己去县城打工,因为数量少甚至可以和别人搭伙放牧,羊的膘情比以前好了,这一年时间下来,家里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
再算减畜后的第二笔“生态账”。曲乃亥村党支部书记华青经常看着村委会后面的一大片山坡,思绪万千。“草还没长出来,就被牛羊啃了,时间一长,就成了光滩滩。现在,减畜后,牛羊都吃不过来了,草场恢复得相当好,野生动物光顾是常有的事情,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治山治水即治村。减畜后的曲乃亥村确立了“以生态农牧业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方向”的发展思路,建设了3000余平方米的温泉基地,美好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带来农家饭庄、乡村民俗活动等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中华环保基金会在巴卡台草原开展“一人一元一平米 共建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体”项目,种植生态牧草54公顷,惠及7000余人。
同时,借助贵德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的生态荣誉,“魅力拉西瓦”融合草原辽阔的空旷之美,天蓝水清地绿江源生态之美,牛羊遍地、多元发展的农牧生活之美,多民族聚集的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殷实之美,走生态路,算生态账。
更算减畜后的第三笔“发展账”。从存栏牲畜13.08万头只减畜到如今6.56万只羊单位,全镇10个村全部完成禁牧减畜工作,50.15%减畜率背后是党委政府一次次漫长、艰辛的说服、教育和引导,是努力实现提高牛羊品质,以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为导向,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达到“减畜提质、不减收入”为目的的有益探索。
减畜禁牧工作成果喜人,草场植被明显恢复,荒漠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禁牧草原“禁得住”、超载牲畜“减得下”、牧民收入“涨得了”、草原生态“变得好”。
面对减畜后的这些变化,拉西瓦镇党委书记张景文似乎看得更远,“都知道农村牧区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拉西瓦镇持续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从向数量要效益到向质量要效益,实现了减畜不减产、提质量不提数量、既增质又增效的目标。今后将向着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全链条产业示范镇、黄河文化工业旅游带特色镇、乡村振兴全域产业先锋镇、黄河上游生态文明建设标杆镇等目标中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