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英
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出土地点:民和新民阳山墓地
基本信息:口径14.6厘米、底径25厘米、高42.9厘米。泥质红陶。一端呈喇叭状,一端为罐口状。罐口外沿处有凹槽,喇叭口处有7个倒钩泥突组成一圈,罐形口颈部上下口沿处有一环形耳。通体绘有黑彩的锯齿纹和波折纹。
鼓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较为少见。“鼓”字又作“皷”,“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是鼓类乐器发展史上的最初形式。陶鼓多与生活器具一并出土,均为鼓匡,鼓革面早已朽烂。以往因出土实物的稀少,再加上考古界对陶鼓认识的不足,笼统地将这些未能辨识的异形器物混于一般陶器中,因上下贯通故称“漏器”“漏缸”“陶罐”“喇叭形器”“异形陶器”和“特殊器形”等。
《考工记图》中说:“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鼓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由此得知,喇叭状的鼓兼具舒而远的发声特点。陶鼓大口沿处一圈倒钩泥突并非附加的装饰,而是蒙兽皮时起固定作用的配置。上下环耳,是用来系绳带便于携带或悬挂,喇叭口外壁的凹槽,是为了起加悬鼓皮的作用。
“土鼓,乐之始也。” 陶鼓的起始应源于原始部落的乐舞、征战、狩猎等大型活动。大通上孙家寨墓地与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就是五千多年前原始先民已有乐舞活动的例证。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中人们翩翩起舞,从群舞者协调而统一的步调中可以感知:挥臂抬腿起舞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声音宏大、节奏感强烈的乐器充当节拍,才能使共舞者步调一致,即兴呼号、击掌、跺脚、旋转……因为音乐是舞蹈的指挥协调者。《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颛顼用鱓做鼓,鼓成为乐的核心。
早期人类社会中,在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敬畏时,常常以声音来规范行动,使之整齐,随之出现最初的乐器。敲击陶瓮、缶等器物可以发声,先民受到启发,创造了陶鼓。陶鼓质地坚硬,即使鼓皮、附件等朽烂无存,鼓身却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使得陶鼓成为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打击乐器。举凡祭祀祖先、送葬死者、驱邪除虫、征讨会盟、祈祷丰年、耕作狩猎、宴飨宾客、娶妻迎亲的场合,都有陶鼓节奏鲜明、苍劲深沉、粗犷豪迈的声响。
陶鼓作为一种祭礼用具,在我国一些成书较早的古籍中有记载。《礼记》中说:“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用鼓声将人类的敬意传达于鬼神。《周礼》中说:“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周礼·春官》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古籍所提到敬鬼神、求丰收等诸多的祭祀活动中,都活跃着鼓的身影,足以说明其在原始宗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陶鼓不仅仅是一种打击乐器,更是原始礼乐文化的载体之一。